Terence 2010-10-15 11:42
帕氏症因內外風動傷筋多現筋脈攣急證候
帕金森氏症為常見的神經病變,好發於中老年人身上。中醫師林佳禾表示,帕金森氏症又稱震顫麻痹,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中醫認為,震顫、麻痹的病位在筋,因為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所以名曰筋痹,因此「手屈而不伸,其病在筋」。
林醫師指出,傳統中醫並沒有帕金森氏症的名稱,但早在古籍《黃帝內經》、《中藏經》等書就對強直、震顫、姿勢障礙、運動減少、慌張步態等帕金森氏症的症狀進行了論述,其中《黃帝內經》就把強直歸屬痙的範疇,把隨意運動障礙稱為拘攣。
此外,中醫對患者出現筋脈攣急證候有一些說法,例如「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這種風為內風,若人的肝臟陰血虧損,導致肝風內動、動風傷筋,人的血絡筋脈將失於濡養以致筋急不柔,最後將誘發筋脈攣急、關節屈伸不利、搖動震顫等症狀。
林佳禾醫師進一步指出,「諸暴強直,皆屬於風」,這種風為外風,風傷筋膜則筋急不柔,進而發為筋脈攣急;「諸痙項強,皆屬於濕」,當人的脾虛氣弱、痰濕阻滯時,將阻遏陽氣,以致陽氣不煦,精氣不濡,最後也會導致手足搐搦。
在臨床上,帕金森氏症患者最主要的症狀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肌張力增高、運動遲緩、姿勢反射障礙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六十歲以上的族群中,這種病症常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患病的機率。
中西醫結合治療帕金森氏症,有助於提高療效。中醫師林佳禾表示,早期帕金森氏症患者使用中藥或針灸療法,有助於減輕臨床症狀及多巴胺類製劑的使用,若是中晚期患者,中醫藥配合西藥治療,也可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為提高療效的確切手段。
林醫師指出,西藥治療帕金森氏症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第一,早期缺乏可行的治療藥物;第二,中晚期治療藥物存在嚴重副作用及併發症;第三,療效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若使用外科療法包括丘腦切開術、蒼白球切開術、深部腦刺激療法,雖然可用於帕金森氏症的治療,但仍有局限性。
因西藥治療帕金森氏症仍有局限,中醫藥才有介入的空間。林佳禾醫師進一步指出,傳統中醫認為,凡諸病風而筋為強急者,治宜補陰以治陽,養陰以潤燥,所以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此外,治療老人顫動因風氣所致及血虛而顫者,適用古方「秘方定振丸」,這道處方含有熟地黃、生地黃、威靈仙、天麻、秦艽、當歸、川芎、細辛、芍藥、防風、荊芥、白朮、全蠍、黃耆等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