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堯舜禪讓並非出於慷慨

boiboi 2014-11-14 00:51

堯舜禪讓並非出於慷慨

  中國歷史上的黃帝時期是一個奇異的時代。雖然它只是一個傳說時代,可是後世的人們都言之鑿鑿地記述這段歷史,並且賦予了黃帝以及同時代人物亦神亦人的形象。黃帝以後又傳了四世,一個比一個默默無聞,史書中只見名字,不見事跡。直到第六、七任君王堯帝和舜帝登場後,歷史舞台又開始鑼鼓喧天,熱鬧非凡起來,其中最熱鬧的就是堯舜禪讓。在史學家以及儒家的筆下,「堯舜禪讓」被描述成人類歷史中最美好的景象,而堯舜兩位主角則被美化得像兩隻雪白的羔羊。按照諸如《春秋》、《史記》等各類史書的說法,堯十六歲就顯示出了治理天下的能力,到八十六歲那年,由於年邁體衰,就叫大家推薦和選舉賢能的接班人,大家就推舉了舜。堯為了方便考察舜,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他。結果證明舜是一個品德高尚、能力超群的人,於是堯就把治理天下的權力交給了他,自己退居一旁養老。這就是歷史上流行的堯舜禪讓的故事。
  「堯舜禪讓」雖然是一段婦孺皆知的遠古時代的政治傳說,但史書中開始有明確記載這件事的時候已是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期間時隔幾千年,對於它的真實性當時就有人懷疑,而且歷來說法不一。反對的意見一般有以下三種。
  第一,畏勞說。也就是逃避勞動的說法。有一些學者認為堯讓位於舜沒有那麼神聖,只不過是堯不想再操那份心了,想找個人承擔這份辛苦的職務罷了。關於這個觀點,韓非有精闢的見解,他認為:堯在位之時,吃、住都很簡陋,屋頂的茅草不整齊,房子的椽梁不雕飾,吃的是粗糧,咽的是野菜,冬天裹著獸皮,夏天披著葛布。生活比普通人還不如。例如,舜之後的禹即位後,也沒有因為自己是帝王之尊就養尊處優,相反,他還經常親自參加勞動,結果大腿被磨得沒有成塊的肌肉,小腿被磨得沒有汗毛。所以,古代的讓天下,只不過是當權者想遠離奴隸般的辛苦,他們可不想自己辛苦一生,更不想把這份辛苦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莊子》、《高士傳》等書裡就記載了堯讓位不成功的事件。事情是這樣的:堯曾經想讓位於當時一個名叫許由的高士,許由不接受,逃避到箕山之下隱居起來。後來,堯知道了許由的行蹤,就派人召他當九州長,許由覺得這句話很髒,就跑到穎水之濱洗起耳朵。正洗著,另一個高士巢父牽牛來喝水。巢父問:「老兄,你在這裡洗什麼呀?」
  「我洗耳朵。」
  「洗耳朵!為什麼?」
  「剛才堯派人來請我去做九州長,這麼髒的話,污染了我的耳朵,因而來洗一洗。」許由解釋道。
  「哎呀,老兄,你只顧洗乾淨你的耳朵,卻沒有想到這麼髒的話洗到水裡,把水污染了,牛怎麼能喝呢?」巢父一邊埋怨,一邊氣惱地把牛牽到遠遠的上游去喝水了。
  堯還曾想讓天下給州支父子,州支的父親推辭道:「我剛好得了憂鬱症,準備治病,哪有心情治理天下?」後來,舜又要把天下讓給善卷,善卷馬上拒絕了,而且還躲進深山老林裡不見了蹤影。這麼多人都不願意接受這慷慨的帝位賜予,看來這禪讓似乎並不如儒家渲染得那麼神聖莊嚴。當然,根據史書的記載,畏勞說不並完全成立,至少不適用於堯讓位於舜。因為《史記》等史書中明確記載,堯起初想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丹朱,只是因為手下人反對而作罷。
  第二,擁戴說。荀子、孟子等人是這種說法的擁戴者,他們認為天子職位最高,權勢最大,堯不可能心甘情願地讓位。那麼舜是怎樣獲得天下的呢?荀子說,他們是靠本身的道德來贏得人心的;孟子認為,那是靠上天的賜予和民眾的擁護。也就是說,不管堯禪讓與否,民眾和諸侯一起擁戴,天下就必然是舜的了,後世只不過是粗淺地猜測和附會而已。後來舜的故事重演,禹也順利地登上了帝位。這種說法具有相當高的可信度。可以想像,舜早期的孝行讓他爭取到了來自朝野的廣泛認可。而後來三年的攝政,更讓他凝聚了人氣。這個時候,堯其實已經被架空了,而舜接位是順理成章的事。這種沒有阻撓的擁戴,與幾千年後趙匡胤的黃袍加身,幾乎如出一轍。
  第三,篡奪說。這種說法的可信度極高,是擁戴說的後續,許多人認為,舜是直截了當地從堯的人手中奪了權,根本不存在禪讓一說。《史記》裡有這樣的記載舜登上帝位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系列的人事改革,舜起用了堯在位時長期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的八愷、八元,歷史上叫做舉十六相,這顯然是扶植親信。與此同時,舜除掉了堯重用、信任的姒鯀、共工、三苗、驩兜,歷史上叫做去四凶。舜賜給四凶的醜惡的綽號和不同的罪狀是:姒鯀檮杌(罪狀:治水無功);共工窮奇(罪狀:淫辟);三苗饕餮(罪狀:不遵王命);驩兜混沌(罪狀沒有記載)。
  檮杌、窮奇、饕餮、混沌都是古時候出了名的猛獸,多用來比喻惡人。其實事情明白得很,他們的罪名不值一提,只不過是舜排除異己的借口而已。經人事重新安排之後,已被架空了的堯,其結局就可想而知了。支持這一觀點的事實,還有堯的結局。堯讓位以後,本以為可以安享天年,因為他畢竟是舜的岳父。但當他交出權力後,舜並沒有放過他,而是將他流放(史書記載是出巡),死於途中。然而,死在旅途還是幸運的,《竹書紀年》等史書則確定地指出,堯不是死於旅途,而是被舜放逐到堯城(山東鄄城西北七公里故偃朱城)囚禁,跟他所有的兒子隔絕,最後死在那裡。後來,舜還把堯的兒子流放到了丹水。因此《韓非子·說疑》篇裡有這樣的感歎:「古之所謂聖君明王,都不過是構黨羽,聚巷族,逼上弒君,以求其利也。」意思是:古代的那些所謂的聖明君王,都不過是拉幫結派,謀殺君主,來謀求個人私利罷了!有人問他原因,他清楚地說:「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這些都是人臣弒君的典型例子。在此,一個「逼」字,就道出了堯舜禪讓的真相。
  如果篡奪說成立的話,堯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死於謀殺的帝王,而且沉冤千古。值得一提的是,舜的結果比堯要慘得多。根據史料記載,舜晚年也學堯將政權禪讓給禹,然後起程南巡,那時候他已是近百歲高齡了,最後死於蒼梧之野,埋葬在九嶷山。他的妻子娥皇、女英得知這個消息後,來到湖南一帶,悲痛地抱著竹子,放聲痛哭,眼淚滴到竹子上,留下了點點滴滴的斑痕,後人稱這種竹子為斑竹,也叫湘妃竹。後來,兩姐妹不願苟活在這個世上,相繼投湘水自盡。
  舜的結局看起來跟堯如出一轍,卻經不起推敲。試想,幾千年前的蒼梧一帶是人煙稀少的蠻荒之地,既非知名的經濟、文化中心,也沒有強鄰勁敵,交出權力的舜實在沒有南巡的理由。再說,舜把首都建立在蒲阪,就是現在的山西永濟縣,與蒼梧相距數千里,根據當時的交通條件,需要幾年時間才有一個來回。這對於當時已近百歲高齡的舜來說,即使有心視察也沒有這個能力了。因此,舜南巡只有一個解釋,即他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的。
  堯舜禪讓的真相到底如何?他們那個年代的民風是否真的如此純樸,以至於出現堯甘心讓位的高尚舉動,今天的我們不得而知。但從各種有限的史料看來,其中疑點重重,讓人難以輕信。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堯舜禪讓並非出於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