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lin 2014-11-12 10:34
中國為何不對日本動武 奧巴馬驚出冷汗
從中國領導層在此次安倍參加APEC前、期間和之後幾個月的作為,可以看出其如何使用傳統和高技術作戰的戰略和策略。這種作戰形式利用傳統和先進的技術----導彈、船隻、噴氣式戰鬥機、偵察機、試驗和干擾性技術----向對手發出政治信息。中國領導人進行這種獨特軍事演習,或許反映出他們認為事態已發展到單純外交已無法獲得足夠回報的程度。他們也可能是在尋求新辦法發出自己想要傳遞的信息。最後,他們可能覺得,與日本的爭端已開始越界,危及到了中國的國家利益。
雖然中國領導人使用這種獨特的作戰形式,但並無意願讓爭端升級為某種軍事衝突。相反,在軍事演習中,他們的主要目的是迫使對手坐到談判桌前,也有可能是讓爭端淡出公眾關注。
1994-1996年台海危機和-2013年東海危機都凸顯中國獨特的演習形式。在台海危機中,事件由中國領導層認為的台灣走向獨立引發。因此,中國進行一系列傳統和高技術作戰演習,包括大規模軍演、地下核試驗、彈道導彈試射、兩棲登陸演習及實彈演習。
它們發出不同的信息,針對的是其行為日益威脅中國國家利益的不同行為主體。對台灣選民和領導人,信息是1996年台灣「總統」選舉時不要搞獨立公投;對外國勢力,信息是中國不會容忍外部對內政的干預;而對中國大陸民眾,領導層意在展示防止台灣獨立政治意志和軍事就緒性。
此外,或許最明顯的,中國領導層的軍事行動證明,他們可以給台灣造成政治的和重大經濟損害。
再來看中國領導層在東海和如今在太平洋的行為。圍繞釣魚島的敵意加劇,可追溯至日本年9月宣佈對3座島嶼「國有化」。從那時起,中國進行越來越多的傳統和高技術作戰演習。這些演習針對日本領導層;中國領導人很可能希望東京將領土爭端擱置一邊,讓它淡出公眾視野。
就台灣、釣魚島而言,觀察家應該預料中國領導層會繼續使用傳統和高技術軍事行為,強力達成政治結果。中國領導層的行動驅動力將包括內外因素,即中國對手的行為、中國國內民眾的情緒。如果中國領導人覺得對手的行為日益危及中國的國家利益,那行動就會升級。
正如蒙特・巴拉德所說,認識到中國領導層採取軍事行動,意在政治結果而非軍事結果,應該有助於預測未來的軍事行動,防止未來衝突中的嚴重誤判。
香港媒體:保衛海權要有新思維新策略 最近,為反制日本政府將中國領土釣魚島國有化的行徑,中國政府持續4個月派遣海監船、漁政船進入釣魚島12海里領海範圍內執行公務,還第一次有海監飛機抵 達釣魚島海域上空,配合在該海域的4艘海監船編隊,實施首次海空聯合巡航,有力地宣示了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
此一舉措,是中國保衛釣魚島主權的一小步,卻是保衛海權要有新思維新策略的一大步。
保衛海權,除了立場堅定之外,還須審時度勢和講究策略運用。
保衛海權關乎國家可持續發展
1971年6月,美國向日本移交沖繩群島主權時,居然私相授受,將中國領土釣魚島列嶼的管轄權也一併交給日本,其後全球華人掀起波瀾壯闊的保釣運動。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時,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並說由下一代人解決釣島爭端。
鄧小平提出這一主張的背景,主要是文革十年浩劫給國家帶來巨大創傷,國民經濟到了崩潰邊緣,中國希望有一個周邊和平環境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且日本當時作為世界第二號經濟強國,其資金、技術、企業管理經驗等對於中國有重大吸引力。
因此,若釣島爭端能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模式化解,應該是互利共贏的。其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不僅用在釣魚島,還套用到南海諸島。
對待海權被侵,中國當初基於和平外交,主動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並無不可,關鍵是爭議的對方要接受。結果30多年過去,沒有任何其他國家接受;相反人家還鑽空子,我佔了就佔了,你儘管擱置,歡迎之極!
有道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見勢不妙,就應調整政策,不能一本皇曆看到老!
鄧小平和毛澤東一樣都是人不是神,不會句句是真理,一句頂一萬句;我們對毛澤東不搞凡是,對鄧小平也不應搞凡是。既然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主張收不到預期效果,改弦更張乃天經地義!保衛海權一定要有新思維、新策略!
首先在指導思想上,事關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民族尊嚴,保衛海權一定要夠硬、夠堅定。君不見日本聲稱北方四島是其固有領土,俄羅斯總統逕直登島宣示主權,毫不客氣!
君不見日本放言竹島是其固有領土,韓國二話不說,揮軍進駐,天天組織民眾登島觀光!
保衛海權一定要外交、軍事兩手準備,先禮而後兵,軟的不行來硬的,不能一味噴口水抗議、嚴正交涉。南海爭端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受犬欺,教訓還不深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