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iboi 2014-11-3 01:17
陳後主淫狎亡國之謎
陳後主(553~604),即陳叔寶。南朝陳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字元秀。在位時大建宮室,生活奢侈,日與妃嬪、文臣游宴,製作艷詞。隋兵南下時,恃長江天險,不以為意。禎明三年(589),隋兵入建康(今江蘇南京),被俘。後在洛陽病死,追封長城縣公。
陳朝自武帝開國,綱紀粗備,天下漸安,江南之地號稱富庶。後主陳叔寶「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即位之後耽於詩酒,專喜聲色。後宮有一個美人,名叫張麗華,本為貧家之女,父兄以織席為業。後主為太子時,被選入宮,撥為東宮侍婢。當時後主的龔、孔二妃,花容月貌,皆稱絕色,並承寵愛,而孔妃更盛一籌。後主曾對孔妃說:「古稱王昭君、西施長得美麗,以我來看,愛妃你比她們美。」
張麗華入宮,年僅十歲,為孔妃的侍女。有一天,被後主偶然遇見,後主大驚,端視良久,對孔妃說:「此國色也。卿何藏此佳麗,而不令我見?」孔妃說:「妾謂殿下此時見之,猶嫌其早。」後主問何故,她說:「她年紀尚幼,恐微葩嫩蕊,不足以受殿下采折。」
後主微笑,心裡雖很憐愛,只是因為她年小幼弱,不忍強與交歡。因此做小詞,以金花箋書寫後送給張麗華。麗華年雖幼小,但天性聰明,吹彈歌舞,一見便會,詩詞歌賦,寓目即曉。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出落得輕盈婀娜,進止閑雅,姿容艷麗。每一回眸,光彩照映左右。後主雖未曾臨幸,卻常把她抱置膝上,撫摩她的身體。此時張麗華芳心已動,雲情雨意,盈盈欲露,引得後主益發動情。叔寶即欲染指淫狎,張麗華半推半就,惹得這位陳叔寶魂魄顛倒。一天夜裡,風景融和,明亮的月光如水一般,藉著酒意後主挽張麗華同寢。張麗華初承雨露,嬌啼宛轉,不勝羞澀。從此後兩情膠漆,號稱專房。
不久宣帝崩,後主正式即位,冊張麗華為貴妃。當初叔陵做逆時,後主脖頸被砍受傷,在承香殿中養病,屏去諸姬,獨留張貴妃隨侍。後主病癒,對張麗華更加愛幸。自武帝開國以來,內廷陳設很簡樸。後主嫌其居處簡陋,不能作為藏嬌之金屋,於是在臨光殿的前面,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閣高數十丈,袤延數十間,窮土木之奇,極人工之巧。窗牖牆壁欄檻,都是以沉檀木做的,以金玉珠翠裝飾。門口垂著珍珠簾,裡面設有寶床寶帳。服玩珍奇,器物瑰麗,皆近古未有。閣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名花。每當微風吹過,香聞數十里。後主自居臨春閣,張貴妃居結綺閣,龔、孔二貴嬪,居望仙閣,其中有復道連接。又有王、季二美人,張、薛二淑媛,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都以才色見幸,輪流召幸,得游其上。張麗華曾於閣上梳妝,有時臨軒獨坐,有時倚欄遙望,看見的人都以為仙子臨凡,在縹緲的天上,令人可望不可即。
張麗華也確是藝貌雙佳,她髮長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鑒人。並且臉若朝霞,膚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遠山,顧盼之間光彩奪目,照映左右。更難得的是,張麗華還很聰明,能言善辯,鑒貌辨色,記憶特別好。當時百官的啟奏,都由宦官蔡脫兒、李善度兩人初步處理後再送進來,有時連蔡、李兩人都忘記了內容,張麗華卻能逐條裁答,無一遺漏。起初只執掌內事,後來開始干預外政。陳叔寶寵愛貴妃張麗華,「耽荒為長夜之飲,嬖寵同艷妻之孽」,到了國家大事也「置張貴妃於膝上共決之」的地步。後宮家屬犯法,只要向張麗華乞求,無不代為開脫。王公大臣如不聽從內旨,也只由張麗華一句話,便即疏斥。因此江東小朝廷,不知有陳叔寶,但知有張麗華。
陳叔寶熱衷於詩文,因此在他周圍聚集了一批文人騷客,以官拜尚書令的「好學,能屬文,於七言、五言尤善」的江總為首。他們這些朝廷命官,不理政治,天天與陳叔寶一起飲酒做詩聽曲。陳叔寶還將十幾個才色兼備、通翰墨會詩歌的宮女名為「女學士」。才有餘而色不及的,命為「女校書」,供筆墨之職。每次宴會,妃嬪群集,諸妃嬪及女學士、狎客雜坐聯吟,互相贈答,飛觴醉月,大多是靡靡的曼詞艷語。文思遲緩者則被罰酒,最後選那些寫詩寫得特別艷麗的,譜上新曲子,令聰慧的宮女們學習新聲,按歌度曲。歌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流傳最廣的有「壁戶夜夜滿,瓊樹朝朝新」十字。陳後主曾做的《玉樹後庭花》如下:「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成為有名的亡國之音。君臣酣歌,連夕達旦,並以此為常。所有軍國政事,皆置不問。
內外大臣專迎合為事。尚書顧總博學多文,尤工五言七言詩,溺於浮靡。後主對他很寵信,游宴時總會叫上他。顧總好做艷詩。好事者抄傳諷玩,爭相傚尤。山陰人孔范容止溫雅,文章瑰麗。後主不喜歡聽別人說他的過失,孔范在這方面善於為後主飾非,因此後主對他寵遇優渥,言聽計從。孔范曾對後主說:「外間諸將,起自行伍,統不過一匹夫敵,若望他有深見遠慮,怎能及此?」從此帶兵的將帥微有過失,就奪他們的兵權,刀筆之吏反而得勢。邊備因此越加鬆弛。此時文武懈體,士庶離心,覆亡即不遠了。當時朝廷有狎客十人,以顧總為首,孔范次之。君臣生活窮奢極欲,國力卻逐漸衰弱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