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謀聖張良的千古之謎

boddu 2014-10-8 00:54

謀聖張良的千古之謎

  秦末漢初的軍事謀略家張良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所謂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指的就是張良。張良被譽為謀聖,他的名字成了智慧的代名詞,與文聖孔丘、武聖關羽、詩聖杜甫等人一起並列為中國古代的14位聖人。有意思的是,歷史老人在張良身上塗抹了太多的神秘色彩,張良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個謎團如張良的籍貫眾說紛紜;張良拾履得書的故事流傳了千載,他的智慧真的來自於神助嗎?身處英雄輩出的亂世,張良為何不稱王... ...。2000多年來,張良的歷史謎案吸引著無數人去探究,但時至今日,張良的身上依舊迷霧重重。也許,這就是張良的魅力所在吧!   
  雖然張良是歷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古籍對張良的籍貫卻無明確記載,張良的身世給後人留下了諸多謎團,不但其出生年月不詳,其籍貫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正所謂神州處處張良祠,出於對歷史俊傑的膜拜心理,人們都喜歡與名人攀親結緣,古往今來,全國各地興建的張良祠竟然達上百座之多!不但安徽亳州等地宣稱是張良的故鄉,在河南,郟縣、新鄭兩地對此也有爭議。前不久,省會的一家媒體還發表了大塊的專訪文章,言之鑿鑿地稱張良的故鄉在禹州市的張得鄉,因張得是張良的爹,所以此地名叫張得... ...談到張良的籍貫爭議頗多的熱鬧現象,原新鄭市黨史辦公室主任鄭中智說,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得明白:「(張良)父平,相王、悼惠王」,因此,張良的故鄉在禹州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鄭中智先生推斷說,據《史記》、《漢書》等史籍記載,張良是戰國末期的韓國人,字子房,其先人五世相韓,即張良的祖輩有5人先後擔任過韓國的國相。張良的祖父張開地相韓41年,父親張平相韓46年,共連續相韓87年,而新鄭當時系韓國的國都所在地,張良家當在韓都新鄭。張良的父親張平卒於公元前250年,當時張良應當還很年少,因此,張良的出生地當在韓都。公元前230年,韓國被秦始皇消滅了,此時正值張良的父親張平死後20年,鄭中智先生據此推斷,在韓國滅亡時張良至少是20歲出頭的小伙子了。韓國滅亡了,張家的大廈也隨之轟然倒塌,因此張良對秦始皇無疑結下了國仇家恨。
  為報亡國之恨,張良遣盡家僮,弟死不葬,變賣家產,四處尋求天下勇士刺殺秦始皇。張良終於以重金求得一位力貫千鈞的大力士,此人能舞動60公斤的大鐵錐。等秦始皇出巡到陽武(今原陽縣東南)博浪沙時,埋伏在此地的張良同大力士一起投擲大鐵錘偷襲秦始皇的鑾駕,可惜誤中副車,沒有砸中秦始皇的坐車。秦始皇大怒,在全國上下連續10天大肆搜捕刺客。壯志未酬的張良不得不隱姓埋名,逃到江蘇的下邳躲避了9年。在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張良聚集了百餘人參加了反秦的農民戰爭,投奔了劉邦。精通兵法的張良輔佐漢高祖劉邦成就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大業,最終消滅了秦國,為韓國報了滅國之仇。奪取天下後,張良被封為留侯,成為名垂青史的不朽人物。
  張良投奔劉邦後輔佐劉邦,出謀劃策,屢建奇功。燒棧道瞞項羽,修棧道渡陳倉,屢次麻痺項羽,為劉邦的軍事行動遮掩;楚漢戰爭轉折關頭,明確提出拉攏英布、聯絡彭越、倚重韓信、共同抗楚的計謀;有意與項羽的叔父項伯交友,以財物賄賂項伯,通過項伯緩解劉邦和項羽的矛盾,從容斡旋於「鴻門宴」,使劉邦免遭殺身之禍;鴻溝議和後,諫議劉邦乘項羽依約退兵之機追擊楚軍,勿使縱虎歸山。
  在此張良刺殺秦始皇失敗後逃到下邳的張良後來成為一代傑出的謀士,他的謀略是從哪裡學來的呢?傳說張良是得到了仙助,《史記》等史籍對這個傳說有詳細記載,智慧來自神助的傳說使張良的身上更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有一日,張良來到下邳的一座橋上遊玩。經過一位身著粗布衣衫的白髮老人面前時,老人故意把鞋子丟到橋下,吩咐張良:「小子,下去把我的鞋撿上來!」聞聽此言,張良很氣憤,但見老人年紀比較大,就忍氣吞聲地到橋下把鞋子撿了上來。老人又得寸進尺地說:「給我把鞋穿上!」張良強壓怒火,跪在地上為老人穿上了鞋。穿好鞋後老人笑著離去,但走了一里多地後,老人又返回對張良說:「你這小子有培養前途!5天後,你還來這裡見我。」
  5天後的一大早,張良依約來到橋上,誰知老人早已到了。老人滿臉怒色說:「年輕人和老年人相約,怎麼能遲到呢?回去!5天後再來!」又過了5天,張良雞鳴之時就前去赴約,但還是遲到了,老人又讓他5天後再來!第三次,張良半夜就出發,終於趕在了老人的前面。張良的真誠經受住了老人一連串考驗,老人高興地說:「這樣做才對!」然後拿出一本書說:「你把這本書讀透了,就可以為帝王之師!」說完飄然而去。天亮後,張良發現老人送的書竟然是他夢寐以求的《太公兵法》,傳說此書是西周姜子牙所著。得到《太公兵法》後,張良手不釋卷,果然成為智謀奇才。
  談到「拾履得書」一事的真偽,鄭中智先生笑著說,此事應當也是張良的一個計謀。當初,張良曾經是個「愣頭青」,年少氣盛,血氣方剛,史籍記載,直到「居下邳」時,張良依舊「為任俠」。不過,在「居下邳」的幾年中,張良實際上處於反思學習階段,可能學習了姜太公的很多軍事思想,漸漸走向成熟。在封建社會,某些人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就利用群眾的迷信思想,杜撰出一些神話為自己服務,在當時這種手段相當管用。張良可能杜撰出這個神話,藉以長自己志氣,滅他人威風。
  劉邦能夠戰勝強大的項羽,建立起輝煌的漢朝,張良功不可沒。劉邦曾讚揚說張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張良與蕭何、韓信一起被後人並稱為「漢初三傑」。有句名言道,「不想當元帥的士兵 不是好士兵」。細讀歷史,很多人不免生出這樣的遺憾張良為何只是老老實實地屈居人下做謀臣,而不去稱王? 他的主子劉邦系痞子出身,為什麼卻能當皇帝?鄭中智先生分析說,張良不是沒有為王的雄心,實際上他也有稱王的機遇。陳勝起義之初,張良也曾聚眾百餘人,為何他不去稱王,而一心要去投奔劉邦呢?因為在古人的腦子裡,忠君忠主的思想比較重,這種思想也可能統治著張良。
  鄭中智先生說,張良的城府很深,就像下橡棋一樣,常人只能看一步,張良卻能看三步。張良對時事看得很透,歷代君王都是踩著別人的肩膀坐上王位的,而張良卻不是這樣的人。張良還有自知之明,他認識到自己沒有做王的政治手腕,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充其量就是塊做謀臣的料,他與劉邦只能是「帥才」與「將才」的關係。如果勉強為之,不一定會成功。趙憲立認為,張良的胸襟也決定了他不會稱王。當初,張良投奔劉邦的目的在於報國仇家恨,而不是求取功名。秦朝推翻了,張良目的也就達到了。平定天下論功行賞時,劉邦封侯,曾許諾讓張良「自擇齊三萬戶」作為封邑,但張良只要一萬戶,張良還說了一通肺腑之言,《漢書列傳》記載的張良的這段話就足以說明問題:「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震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   
  漢朝建立後,劉邦封包括韓信、張良、蕭何在內的7個異姓功臣為侯,委以重任。但過了沒幾年,劉邦就不再信任這些昔日的功臣,找機會將這些人罷官奪爵,開國功臣們幾乎都沒有什麼好結局。不過,與眾不同的是,「漢初三傑」之中,韓信以謀反罪名被殺,還誅滅其三族;蕭何也被治罪下獄,惟有留侯張良一生平平安安。有道是伴君如伴虎,劉邦的疑心極大,張良陪伴皇帝左右還能夠自保,這確實是一大奇跡!張良為什麼能夠在危機重重的宮廷鬥爭中得以善始善終,也成為一個千古之迷。鄭中智先生說,在功成名就之後,和其他人截然不同的是,張良這位功勳卓著的開國元老卻激流勇退,稱病不上朝,過起了閉門謝客的隱居生活。在封侯之初,張良便向劉邦表示,從此以後想學習「辟榖」、「輕身」之術,拋棄人間世事,不食人間煙火,以求修道成仙。此後,張良便借口體弱多病,逐漸從官場中抽身,不再過問政事。據《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封侯之後,張良「乃學辟榖」,聲稱從此之後要追求修道成仙。「辟榖」就是不吃飯。劉邦的夫人呂後當年就很不理解張良的行為,勸張良說:「人生那麼短暫,你何苦自找罪受呢?」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謀聖張良的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