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du 2014-10-5 09:35
一盤棋引發的一場著名內亂
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吳王劉濞串通楚、趙、膠西、膠東、菑川、濟南六國的諸侯王,聯合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點燃這場大亂「導火線」的是景帝劉啟的老師晁錯,晁錯提出的一項《削藩策》直接威脅到吳王等諸侯王的封地,故叛軍打出「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大旗,舉兵西進直逼漢廷。劉啟無可奈何,只得聽信曾與晁錯結怨的袁盎(原吳國宰相)之「餿招」,以巡察市中為名將恩師悄悄地騙至東市「腰斬」。可憐的晁錯就這樣穿著朝服做了冤鬼。劉啟本想「丟卒保車」,豈料晁錯一死,劉濞不僅不退兵,反而變本加厲,自稱「東帝」,公開聲言要奪取皇位。其實,埋下這場大亂導火線的正是劉啟本人,起因則是為了一盤六博棋之輸贏。是故從一定程度上講,這是中國歷史上由一盤棋引發的一場著名內亂,晁錯不過是提前點燃了那根導火線而已。
據《史記·吳王濞列傳》記載,這劉濞是漢高祖劉邦兄長劉仲之子,於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被封為吳王。當年有面相人曾告訴劉邦五十年後東南必有亂,指的便是劉濞相有反骨。這應該只是後人的一種附會罷了。話說劉啟做太子時,吳國太子進京朝見漢文帝,期間曾陪伴劉啟邊飲酒邊下「六博」棋玩耍。這「六博」又稱「陸博」或「博」,是最古老的棋戲。由出土文物可知,六博棋包括棋局(即棋盤)、棋子、箸(即骰子)及博籌,行棋方法主要包括大博和小博兩種。西漢及其以前的博法為大博,以殺「梟」為勝,即對博的雙方各在己方棋盤的曲道上排列好六枚棋子,其中一枚代表「梟」,五枚稱作「散」,用「箸」六個。雙方輪流擲「箸」,根據所擲「箸」的數量行棋。最終以殺掉對方「梟」決定勝負,即《韓非子》中所言「博者貴梟,勝者必殺梟」,類似於象棋中的「殺將奪帥」。
喜好六博的劉啟與吳太子在棋盤上殺得天昏地暗。這劉濞之子所拜師傅都是楚人,生情狂傲,爭強好勝,在博戲過程中與劉啟爭棋路,態度惡劣,出言不遜,並未把當朝皇太子放在眼裡。劉啟盛怒之下便拿起棋盤猛擊吳太子,估計是擊中了要害處,竟將其打死了,玩棋鬧出了人命。朝廷將吳太子靈柩送回吳地安葬,劉濞惱怒地說:「天下是劉氏一家的天下,死在長安便葬在長安。」就令人將靈柩送回長安安葬。自此,劉濞便仇恨劉啟,並產生謀反的念頭。
劉濞開始稱病不去長安行秋季朝見皇帝之禮,僅派遣使者進朝。漢代諸侯王每年需朝見皇帝進行述職,這個制度周代即已實行,是天子對諸侯的一種約束。《孟子》有載「諸侯朝天子曰述職,一不朝則貶其爵,二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六師移之。」可見諸侯膽敢不朝見皇帝,按古法即是死罪。劉濞既然敢如此而為,便已作好拚死一搏的打算。當時,朝廷拘留並審問吳使,使者只得據實交代劉濞是因為痛失太子心生恐懼才稱病。漢文帝或許是考慮到劉濞的喪子之痛,或許是為籠絡劉濞,便網開一面,賞賜劉濞几案與枴杖,說是照顧他年事已高,以後不必前來朝見。此事總算暫時平息了,劉濞也自此二十多年不朝。
但劉濞對劉啟的懷恨之心難釋,復仇謀反之心不死,時刻準備著取而代之,心想著劉家的天下,這皇帝該姓劉的輪流做。吳國產銅、濱海,劉濞收羅全國各地的逃亡者鑄錢、煮鹽,所鑄錢流通於整個西漢境內。吳國財力可與朝廷匹敵,由於經濟富足,境內不徵收賦稅,百姓應該為朝延服役時,劉濞便發給代役金,另外僱人去服役;每至年節,他拿出大把的錢慰問賢士,賞賜百姓。因此,劉濞在吳國的威望極高,舉兵起事時他振臂一呼,竟動員了二十多萬人參戰。那些逃往吳國的其他郡國罪犯,都被劉濞養起來,禁止別國官差入吳境捕捉,這些人自然對劉濞感恩戴德,甘願效犬馬之勞。劉濞還以珠玉金帛賄賂諸侯王和宗室、大臣,以圖在政治上獲取支持,可見,劉濞一直在為復仇謀反做準備。
文帝在位時,劉濞還不敢輕舉妄動,一是文帝對自己不薄,二是無起兵的合適理由。當年,晁錯曾多次上書文帝奏請治劉濞之罪,但文帝不忍心懲罰他。劉啟繼位後,早已看清劉濞必反的晁錯便加緊勸諫劉啟削藩。晁錯曾經對劉啟說:這劉濞是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資治通鑒》)晁錯的意思是,自從皇帝您打死劉濞的兒子後,劉濞便矢志反叛,而且遲反的禍害更大,不如逼其早反。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引發七國之亂的真正導火線正是那盤六博棋,而晁錯起的作用只是提前點燃了那根導火線。
發生在西漢的這場「七國之亂」,最終憑借劉啟胞弟、梁王劉武的全力阻擊,太尉周亞夫、大將軍竇嬰率三十六將軍以奇兵斷絕叛軍糧道,歷時三個月得以平定。但它卻給後世留下發人深省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