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82276761 2014-10-1 03:15
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各國戰爭海報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許多宣傳畫、海報和漫畫,通過這些色彩斑斕的圖片,人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當時的戰爭情況。1914至1918年戰爭期間,出現了一些戰時特有的新鮮事,也催生了一些新式武器和新科技發明。
在戰爭中,宣傳與現實、謊言與真相總是交織在一起。各國通過宣傳畫、明信片、漫畫等展開了宣傳戰。戰爭中通過美化殘酷的戰爭、激發民眾的愛國主義等,使那些在四年間飽受戰爭煎熬的民眾始終保有自願獻身的精神。
[attach]95092[/attach]
一幅將戰爭比喻成打牌的漫畫:德國是大莊家和贏家,其他人一臉沮喪。美國人在一旁觀看,並未參與。德國人應該可以放心了:勝利無論如何都是德國。
[attach]95093[/attach]
德國宣傳畫中出現充滿自信的標語:每開一槍就消滅一個俄國人!每刺一刀就消滅一個法國人!給英國佬來上一腳,給小日本一記耳光!
[attach]95094[/attach]
1914年8月,德國掀起了一股戰爭宣傳的浪潮。兒童是最受歡迎的廣告角色。
[attach]95095[/attach]
多年來在歐洲大陸被煽動的極端民族情緒終於隨著戰爭的爆發得到了徹底的釋放,各國民眾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集體獻身主義熱情空前高漲。為了避免錯過為國征戰的機會,大批志願者歇斯底里般地湧入軍營。未能通過徵兵體檢被視為一種恥辱和人生的災難。當時有報導,一名男子因沒有通過徵兵體檢而縱身跳下火車軌道,雙腿被軋斷。
[attach]95096[/attach]
德國威廉皇帝8月4日宣稱:我們沒有興趣侵占他國,但我們將以不屈不撓的意志守衛上帝賜予我們的領土。在宣傳下,德國人民對自己的國家是在進行一場自衛戰陣深信不疑。
[attach]95097[/attach]
衣著光鮮的女士歡送即將從柏林布蘭登堡啟程奔赴前線的士兵。老人和孩子驕傲地為士兵背著步槍。宣傳畫試圖使人們忘記戰爭將使這些士兵失去生命。
[attach]95098[/attach]
這張彩色宣傳畫中,人們為出征將士獻上歡呼、鮮花。但真實的情況卻截然不同,站台上站滿了哭泣的母親、妻子和未婚妻。
[attach]95099[/attach]
德國對戰爭形勢的分析,德皇威廉如太陽一般散發著光芒,其他民族紛紛向這位世界霸主俯首稱臣。而現實是諸強如俄國、英國和法國甚至小國比利時都威嚴地佇立在那,低頭打量著弱小的德國皇帝。
[attach]95100[/attach]
像這樣宣傳戰壕多麼舒適的圖片不計其數。事實上戰壕很可能會堆滿戰友的屍體和各種武器彈藥。戰爭中經常會有長時間停火的情況出現,這也意味著一段無聊的時光。
[attach]95101[/attach]
把奧匈帝國軍隊描繪成佔據絕對優勢的勝利者——然而實際的戰況卻是相反。1915年1月到4月,喀爾巴阡山脈戰役中,奧匈帝國軍隊總計損失了約80萬人。這是由於奧匈帝國軍隊沒有為冬季作戰做好足夠的物資準備造成的。
[attach]95102[/attach]
1914年9月,德國政府發行了第一批利率為百分之五的戰爭債券。實際認繳情況不盡人意,僅有不足45億馬克——不過在印著帝國銀行行長的戰爭海報上卻傳遞著一種積極正面的聲音。
[attach]95121[/attach]
這張宣傳畫把乘坐貨運列車和牲畜列車趕往戰場的士兵中途下車吃飯的場景描繪得如田園郊遊野餐一般,但現實中的場面卻不是。
[attach]95103[/attach]
宣傳畫中,英國被醜化成一隻見到德國潛艇就逃跑的青蛙。德國人把潛艇戰視為戰勝英國的保障。但事實上德國潛艇最後卻是慘敗
[attach]95104[/attach]
此海報展示戰俘如何吃得飽、穿得暖的人道待遇宣傳海報往往是杜撰的,與現實情況嚴重不符。
[attach]95105[/attach]
德國宣傳漫畫中:一個英國軍官和一個已經昏倒或者死亡的法國軍官騎著一具馬的骨架參加戰鬥,結果被德軍陣地上的鐵絲網團團圍住,不得脫身。德國人總是對英國人和法國人所謂的軟弱加以嘲諷,並預言這兩個國家終將戰敗。但最後獲勝卻是英國和法國
[attach]95106[/attach]
戰爭末期德國已國破人亡民窮財盡. 但德國動用宣傳機器極力否認國家陷入飢荒的事實。
[attach]95107[/attach]
1917年,德意志帝國頒布了服裝法令。根據這條法令,每個公民只能擁有下列衣物:兩套西裝、兩件長罩衫、兩條褲子、一件大衣、 三件襯衫和內褲、三雙靴子和四雙襪子。除此之外,一切超標的衣物都必須上交。圖為一張宣傳節約的海報。
[attach]95108[/attach]
戰爭債券
俄國和德國一樣也發行了戰爭債券。在債券背面印著:一切為了戰爭,一切為了勝利。在戰爭初期,各國用於維持戰爭開支的來源並不是稅收,而是債券。政府寄希望於戰爭勝利後使用戰敗國上交的賠款來償還這筆債務。德國共發行9種債券,奧匈帝國有8種。德國政府共籌集了超過1000億馬克的資金,其中60%用於支付戰爭經費;奧匈帝國籌集了900億克朗,其中540億克朗用於戰爭支出(1916年的匯率為100克朗兌換143馬克) 。
[attach]95109[/attach]
特色列車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完全的機動戰爭。通過鐵路運輸可以實現部隊的遠程快速機動。投入使用的列車包括救護列車、除蝨列車、有軌洗浴車、彈藥列車等。圖為1914年8月,德軍乘車進軍巴黎。
[attach]95110[/attach]
戰時婦女
一名士兵從前線休假回家,遇見了完全認不出來的“新老婆”。在戰地救護站、醫院、前線、後方以及戰俘營有數十萬婦女從事護士工作。
[attach]95111[/attach]
黃金換鐵
為了從中立國家購買急需的物資如武器、彈藥,特別是糧食,德國政府需要大量的黃金作為國際支付手段。一開始,帝國銀行使用紙幣兌換民眾手中的金幣。隨後,政府呼籲民眾積極參加“黃金換鐵”活動,貢獻出他們的金飾品,政府則使用鐵製飾品作為交換。戰爭期間共有100萬黃金婚戒被兌換成鐵質戒指。圖為呼籲民眾黃金換鐵的宣傳畫。
[attach]95112[/attach]
戰俘營紙幣
戰俘營會印發內部紙幣。這種紙幣只能在戰俘營中使用,即使戰俘逃跑,也不能用它在其他地方購買物品。圖中是一張薩爾斯堡附近的格羅迪奇戰俘營的紙幣。1915年曾關押了3萬名俄國和塞爾維亞戰俘。
[attach]95113[/attach]
軍用信鴿
一隊士兵用鴿籠把信鴿運往任務地點。到達任務地點後,人們把情報安放在信鴿身上 ,再讓它們飛回出發地點。在一些緊急情況下,為了盡快從前方傳回信息,人們會使用降落傘把信鴿空投至任務地點。
[attach]95114[/attach]
戰時通訊
戰爭中,科技人員用最快的速度研製通訊設備,以打贏戰爭中的信息戰。軍事科技的進步也使普通人從中獲益。圖為當時的電話廣告。
[attach]95115[/attach]
毒氣戰
一張漫畫上,幾名士兵戴著防毒面具打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首次 出現毒氣戰,給士兵帶來恐懼。
[attach]95116[/attach]
戰時妓院
卡片上面用烏克蘭語寫著:因為戰爭就是戰爭。我去的地方有寡婦、丈夫不在身邊的女人、孤兒和小女孩兒需要我來安慰。
[attach]95117[/attach]
除蝨淋浴
戰爭也帶來諸多傳染病。傳播疾病的主要媒介包括腐敗的飲水、下水道、蝨子等。從戰場回國前,每個士兵都必須接受“除蝨”。圖為軍官在享受除蝨淋浴:勤務兵為他們傳遞毛巾和肥皂,並準備好潔淨的浴袍。
[attach]95118[/attach]
便攜式馬桶
前線的公共廁所會傳播多種疾病,有人發明了——便攜式馬桶,能夠解決公廁交叉感染的問題。成為今日病患使用的便利式馬桶
[attach]95119[/attach]
傷殘廣告
傷殘軍人學校的系列宣傳畫向人們展示了失去上肢或下肢的殘障人士如何倚靠輔助技術和假肢的幫助完成正常人的工作,例如印刷工、鞋匠和編框工等。甚至失去雙腳的殘疾人還能重新成為敏捷的舞者。
[attach]95120[/attach]
坦克
1917年11月20日,康布雷戰場第一次出現“坦克”。圖為在康布雷戰場被擊毀的大批坦克中的一輛,當德國人對坦克不屑一顧的時候,英國人卻加緊改良武器,並最終成為戰場胜負的決定因素。
[attach]95121[/attach]
紙質戰爭貨幣
由於市面上已經找不到流通的硬幣了,政府開始允許使用郵票付款。許多鄉鎮地區和公司都發行了紙質戰爭貨幣。
[attach]95122[/attach]
一幅關於1908年波斯尼亞危機的漫畫:一位奧匈帝國士兵將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裝入背包,並且向表示抗議的列強(法國、英國、俄國)和巴爾幹儲國做出嘲諷的動作。第一排跪在地上抗議的人是塞爾維亞國王彼得。遠處站著保持中立的保加利亞沙皇斐迪南。一場大戰在爆發前的最後一刻被制止,原因是崇尚“尼伯龍根忠誠”精神的德意志帝國選擇與奧匈帝國站在一起。
[attach]95123[/attach]
一張1914年的列強軍力對比圖。三國同盟——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與敵對國塞爾維亞和俄國的兵力對比一目了然。此外,羅馬尼亞作為協約國在巴爾幹前線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attach]95124[/attach]
漫畫中嚴重破壞比賽規則的人是德國王儲威廉。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1914年8月1日,德國對俄國宣戰,並對法國方向調動部隊。8月3日,德軍在本國政府尚未正式對法宣戰之前就先行佔領了盧森堡並控制了鐵路,並於當日下午正式對法宣戰。
[attach]95125[/attach]
1914年8月11日,德軍在法國拉加爾德附近繳獲了第一面法國部隊的軍旗。法國人當時還穿著非常顯眼的舊式紅藍軍裝,很容易在戰場上變成敵人的活靶子,他們急需更換易於隱蔽的新軍裝。
[attach]95126[/attach]
藝術家創作了一幅表達比利時人迫於德軍嚴苛統治的漫畫《來自比利時的送葬隊伍》。
[attach]95127[/attach]
土耳其向廣大伊斯蘭國家發出了聖戰號召。盟國俄國和英國統治下的穆斯林兄弟沒有加入。土耳其官方聲稱有400萬大軍,但其中大部分士兵缺乏武器裝備,未接受過良好訓練,無法完成作戰任務。德國不得不派遣特種部隊協助訓練。
[attach]95128[/attach]
盧西塔尼亞號沉沒時的場景。1915年5月7日,英國最大、最快的輪船盧西塔尼亞號從美國紐約返回英國利物浦途中遭到德國潛艇的魚雷攻擊,船中彈後迅速沉沒,船上共有1195人喪生,其中123人是中立國美國的公民。盧西塔尼亞號事件在全世界引發了強烈的反德情緒。美國因此而參戰
[attach]95129[/attach]
戰爭給人們帶來苦難。一張宣傳畫上,一位老奶奶因沒有馬匹,不得不帶著自己的孫子一起耕地。
[attach]95130[/attach]
一名打扮成士兵模樣的奧地利小孩,一邊敲鼓(象徵著奧匈帝國),一邊怒視一個意大利士兵的玩偶。小孩兒非常厭惡地朝著意大利士兵“呸”了一聲。這幅畫形像地反映了當時大多數奧地利人的想法。
[attach]95131[/attach]
一名士兵抱著一名傷員大聲呼叫醫務兵,在他們身後正在進行激烈的戰鬥。
[attach]95132[/attach]
除蝨房
蝨子傳播斑疹傷寒,因此東線戰場的士兵需要定期接受除蝨。
[attach]95133[/attach]
一幅英國宣傳畫:五個協約國與一條巨龍搏鬥。這條巨龍頭戴普魯士頭盔和奧匈帝國平頂軍帽。它揮舞著滴血的利爪,伸出分叉的舌頭,從一片血海中向英國發動攻擊。
[attach]95134[/attach]
德軍使用大砲轟擊凡爾登要塞。1916年2月,德軍投入大量兵力和裝備,向法國凡爾登要塞發起了新一輪凌厲的攻勢。德軍企圖通過此戰役大批消滅法軍,藉此一舉擊垮法國,迫使法國人坐到談判桌前簽字投降。凡爾登戰役一直持續到當年初秋,雙方付出了幾乎相同的代價,合計共有70餘萬官兵陣亡。
[attach]95135[/attach]
1914年至1915年,德國和法國“航空兵”在巴黎上空激戰。小型和輕型飛機一開始僅用於偵察,後來雙方飛行員嘗試在空中使用手槍,後來發展到用機槍互相射擊。在空軍軍備競賽中,參戰的大國都投入了數十億資金用於研發比對手更加先進的武器,從而奪取戰場主動權。
[attach]95136[/attach]
土耳其人在1916年1月慶祝勝利:在德軍的協助下,經過一年的戰鬥,終於將英法聯軍逐出了加里波利半島。
[attach]95137[/attach]
一個德國士兵住在馬厩一般的屋子裡,身邊是正在搔癢的俄國人和家畜。圖片下方寫著:俄國文化,譏諷敵人是未曾開化的蠻夷。
[attach]95138[/attach]
戰時物資匱乏。由於缺乏油脂,肥皂的供應幾乎中斷。市場上幾乎無貨可賣。
[attach]95139[/attach]
德國士兵在佔領區“徵集”勞動力。保加利亞人稱之為劫掠。
[attach]95140[/attach]
法國人在1916年創作的,屬於反對德國“野蠻人”的宣傳作品。儘管在戰爭中出現了強奸民女的情況——特別是德國士兵搶劫酒窖時。但是在西方軍隊中,強姦屬於被命令禁止的戰爭手段之一。
[attach]95141[/attach]
法國漫畫中,德國威廉二世拉著一車德國的爛攤子費力前行。車上不僅有“胖貝爾塔”大砲,還有黑色的聯邦之鷹。這頭鷹一直高喊著“進軍巴黎”給皇帝鼓勁。和威廉二世一起拉車的還有一頭叫做“德國佬”的豬。
[attach]95142[/attach]
德國指責美國大發戰爭財。事實上各大美國軍火商向協約國提供了大批物資:步槍、彈藥、卡車、原材料、化學品、食品等。是協約國最終勝利的原因
[attach]95143[/attach]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征兵海報。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這幅海報經過簡單修改再次被投入使用。
[attach]95144[/attach]
士兵正在使用火焰噴射器摧毀敵人的戰壕。這種武器可以把人燒死或造成呼吸器官的嚴重創傷,宣傳畫用藍天白雲進行美化。
[attach]95145[/attach]
傷殘軍人在護士的陪伴下散步。然而大部分傷殘軍人看起來不是這個樣子。由於資金、物資、專業人員的缺乏,護理和康復工作陷入困境。
[attach]95146[/attach]
毒氣戰
1915年4月,德軍在伊珀爾戰場首先使用了毒氣。圖為荷蘭藝術家創作的關於毒氣戰的漫畫,標題為:新的死神。
[attach]95147[/attach]
許多戰爭宣傳海報都採用兒童主題來傳遞信息。
[attach]95148[/attach]
一幅維也納漫畫:畫中人是和平提議的化身,下方文字是:哦,不,所有的人都在爭奪我!
[attach]95149[/attach]
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前線官兵對後方辦事不利的抱怨就越多。此外,決策層也常被指責無視前線人員的生命。軍官高層都躲在遠離戰爭的地方,許多將軍甚至從未到過前線。一幅漫畫顯示:一名養尊處優的軍官抽著雪茄來給他的上司拿香腸。
[attach]95150[/attach]
1917年,一張關於戰地妓院的漫畫,軍官們在妓院門口排隊等待。在佔領區,尤其是法國北部的里爾,出現了許多為德國占領軍服務的色情場所。
[attach]95151[/attach]
這張地圖展示了1917年底全球勢力的劃分情況,特別是美國、中國、巴西等國先後加入一戰之後。僅從地理角度來觀察,同盟國(藍色)已經陷入了絕境。
[attach]95152[/attach]
匈牙利人創作的漫畫,表達戰爭的殘酷。
[attach]95153[/attach]
一張凡爾登戰役公墓的宣傳畫。坐落在都奧蒙的凡爾登戰役公墓骨灰存放所裡存放著13萬身份不明者的骨灰。在公墓中則掩埋著15000名陣亡士兵。還建有一座砲彈外形的塔樓,可以俯瞰整個凡爾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