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戰國時代的科學家:石申與甘德

GooCle 2014-8-24 01:16

戰國時代的科學家:石申與甘德

石申,戰國天文學、占星學家,他曾編制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甘德則對天空中的恆星作長期細緻的觀測。甘德和石申建立了各不相同的全天恆星區劃命名系統,在天文方面做出特殊貢獻。

一、時代背景
我國是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由於農業生產和制定曆法的需要,我們的祖先很早開始觀測天象。現在世人通稱的哈雷彗星,早在西元前613年就被載入魯國史書《春秋》中,這是世界上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的記錄。 春秋戰國時期,天文曆法有了較廣泛的發展和進步。各家的天文學都有占星術的內容,記錄著為政治事件占驗的不同說法。這種百家並立的情況對天象的觀測以及行星恆星知識的提高,無疑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史記天官書》記載,戰國時期著名的天文學家有四:“在齊,甘公;楚,唐昧;趙,尹皋;魏,石申。” 石申與甘德在戰國秦漢時影響很大,形成並列的兩大學派。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夫著《天文》八卷,合稱《甘石星經》。

二、戰國時代魏國天文學、占星學家石申
石申又名石申夫,戰國時代魏國天文學、占星學家。他不但編制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而且在四分曆、歲星紀年、行星運動、天象觀測和中國古代的占星理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對於中國古代天文學,從知識的積累和定性研究進入系統定量的科學探討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石申的著作,在西漢以後被尊稱為《石氏星經》,是中國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占星書之一,由於石申及其門徒的勤奮觀測,做出了一系列的新發現。這些發現大都被當作占星的內容摘引在《開元占經》中。 此外,石申還發現日月食是天體相互掩蓋的現象,這在當時也是難能可貴的。為了紀念石申,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三、早伽利略兩千年發現木衛的甘德
甘德,戰國時齊國人,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編制者和木衛二的最早發現者。甘德勤於對天空中的恆星作長期細緻的觀測,他和石申等人都建立了各不相同的全天恆星區劃命名系統。除了對恆星的觀測外,甘德對行星的運動也進行了長期的觀測和定量的研究。以往人們認為行星運動大致順從同一個方向,甘德和石申卻發現了二星逆行現象。此外,甘德還建立了行星會合週期的概念,為後世傳統的行星位置計算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石。 甘德對木星的觀測尤為精細,是研究木星的專家,著有關於木星的專著《歲星經》。依據《唐開元占經》引錄甘德論及木星時所說的話:“若有小赤星附於其側”,著名天文學史家席澤宗先生也於著作中證實甘德的貢獻。 近代對於木星的衛星的發現,是在17世紀初望遠鏡發明之後,由義大利大科學家伽利略(Galilei)於1610年發現的。甘德早伽利略近兩千年,而且在沒有望遠鏡的條件,僅憑肉眼就發現了木星的衛星,這真是一個奇跡。甘德以其堅韌不撥的毅力和精細獨到的觀測把奇跡變成了現實,在世界天文學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四、世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
《甘石星經》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學著作。可惜它在宋代以後失傳了,今天只能從唐代的天文學書籍《開元占經》裏見到它的一些片斷摘錄。這些片斷摘錄表明,甘德和石申曾系統地觀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發現了五大行星出沒的規律;他們還記錄了八百顆恆星的名字,測定了一百二十一顆恆星的方位。 後人將甘德和石申測定的恆星記錄稱為《甘石星表》,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比希臘天文學家伊巴穀測編的歐洲第一個恆星表大約早二百年,後世許多天文學家在測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運動時,都要用到《甘石星經》中的資料,因此,《甘石星經》在我國和世界天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戰國時代的科學家:石申與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