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lebaby 2014-8-23 00:05
夷洲確即琉球而非台灣考
把衛溫、諸葛直討伐的夷洲考證為台灣,始出自日本東洋史學家市村瓒次郎博士,其于大正七年發表在東洋學報八卷一期的《關于唐代以前之福建及台灣》(唐以前の福建及び臺灣に就いて)一文,對后世影響頗深。嗣后日本學者論述台灣先史也相繼采用其說,自台灣光復以來,國人為了尋找台灣與大陸聯系及早的根據,也不假思索地把夷洲認作台灣,教科書、歷史地圖、地名辭典也把夷洲作為台灣的標志。近幾年,隨著台灣問題的發展,政府發表的白皮書也把台灣古稱夷洲寫入在內,至此,夷洲成為了台灣的代名詞。我不敢盲目追隨前人,不加考證就把隨聲附和,也不敢為了感情因素而遵從前人的偽說,只想把真實的歷史還原,讓琉球的先史不再寄存于台灣的影子里。
大陸中學《中國古代史》附屬地圖冊錯誤地把台灣當作夷洲,並把出航點畫在長江口。
1996年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台灣省地圖冊也錯誤地把台灣當作夷洲,出航點亦畫在長江口。
要證明夷洲確為琉球,首先要查找古人記載夷洲的條文,《臨海水土志》有輯,可惜此書早已亡佚,所幸后人有引。一是唐章懷太子李賢注《后漢書東夷傳》引本,其次是北宋李昉《太平御覽》卷七百八十引本,三是元初胡三省注《資治通鑒》卷七十一引本。世人多用李昉引本,但我認為不可,首先從名字看,李賢注引本和胡三省注引本都寫為“夷州”,而李昉引本寫為“夷洲”;再從引文看,李、胡三省注引本的“霜雪”“ 地有銅鐵”“ 以作弓矢”, 李昉引本為“雪霜”“其地亦出銅鐵”“以作矢镞刀斧”,同時還比那兩個注引本少了“溪”、“為”、“瓦”、“鹽”四字;再從文章結構看,胡三省注引本雖比李賢注引本少了一些條文,但內容大體相致,而比較399字的李昉引本,文章結構卻大相徑庭。如果說李賢注引本是節本,李昉引本是全文的話,為什么后者包含前者的所有條文而唯獨缺少“有犬尾短,如麕尾狀。”一句呢?另外李昉引本中的“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 一句很顯然混入了南朝劉宋孫诜的《臨海記》,而“能作細布, 亦作班文布, 刻畫其內有文章, 以為飾好也。”一句也能看出是從唐朝張鷟的《朝野佥載》和杜寶的《大業拾遺錄》增刪而來。因此我認為李昉引本不能很好地反映原本的真實狀況,故用李賢注引本為底本,參考胡三省注引本,加以簡短的說明,以考證夷洲卻為琉球。
夷洲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谿。人皆髡髮穿耳,女人不穿耳。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有犬尾短,如麕尾狀。此夷舅姑子婦,臥息共一大牀,略不相避。地有銅鐵,唯用鹿格爲矛,以戰鬬,摩[注一]礪靑石,以作弓矢。取生魚肉,雜貯大瓦器中,以鹽鹵之,歴月餘[注二]日,乃啖食之,以爲上肴也。 [注一] 摩:當為磨。
[注二] 餘:李賢注引本作“所”,據胡三省注引本改。
夷洲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
根據《三國志 吳書 三嗣主傳》的記載,太平二年二月以“會稽東部為臨海郡”,其位置大抵在現在的浙江東南沿海一帶。當年衛溫、諸葛直的船隊從台州灣起程正是循東南向琉球挺進。《三國志 吳書 孫權傳》也記載黃龍二年正月派衛溫、諸葛直求夷亶二洲,其出航行時間當在夏季,而三年二月又因為二將未續航亶洲和士卒傷亡過多,誅殺了兩人,其返回時間也必在冬季,這一點又與明清冊封使去琉球夏季以東南風,冬季歸以西北風相符合。台灣論者常說東南航行所達之地正是台灣,這純屬胡言亂語,從台州灣抵達他們所說的台南,只可能是由東北走向西南,安有夷洲在臨海東南之理?若夷洲是台灣,作者應當明記“夷洲在臨海西南”。還有台灣論者認為,如果夷洲是琉球,應當只是向東行駛,而這與條文不符。其實海中行舟,最關鍵的是風濤,也就是說要依靠風信和洋流,雖然夷洲在台州東,但一味地向東行駛很可能導致針路偏失,反而到不了想去的地方。因此,台灣論者的這種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
久米島清水貝塚出土的貝札,時間推定在西漢。(久米島政府藏)
具志川宇堅貝塚出土的青銅三角箭镞,時間推定在東漢。(琉球新報 1990年1月17日)
以上兩件文物都來自中國,由此可見很早就有中國人到達過琉球。
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
從此條顯示夷洲地暖,雖然氣候古今異同,但多暖少寒一直是琉球的特點,這點從明清冊封使的使錄也能得到很好的證明。謝杰《琉球錄撮要補遺》“我眾十月西歸,身猶衣葛,由氣候之暖也。天無霜雪,或數年而一見。”夏子陽《使琉球錄》“氣候常熱,以海地卑濕而近于東,然聞隆冬時,亦間有霜雪焉。”徐葆光《中山傳信錄》“中山氣候多暖少寒,無冰,霜雪希降,草木常青。”李鼎元《使琉球記》“球陽地暖,所攜長襟、長褂、皮衣皆無用。即過冬,中毛羊皮已足,悔此行不知,枉費周章。”從客黃景福《中山見聞辨異》“徐錄‘多暖少寒,無冰霜,雪希降’。夏錄‘氣候常熱,隆冬間有霜雪’。今詢知國中並無冰雪,間有霜與雹耳。”這些都是極好的證明。
四面是山谿。
琉球本島的中部有崎山、升簥山、石虎山、龜山、泊山、天久山、奧山、鶴頭山、辻山、波上、雪崎山、龜山、識名山、七星山、壺家山、浦添山、姑場山、辨岳,南部有石火山、小祿山、儀間山、大嶺、高嶺、國吉山、櫻島山、八頭岳,北部有金武山、恩納岳、名護岳、佳楚岳、運天山。山可謂眾多,而溪流又往往發源于山岳之間,僅《琉球國志略》記載的就有 “饒波,在豐見城石火山下,東北流。”“吉泉,在末吉村龜山下。”“泊山,前有泊津,西流入海。”“無漏溪,在北谷村。”“砂川,在大嶺村下。有砂岳,在海中一里許。”“富藏河,在金武山下千手院傍。”“手水,在許田村。”“大榮川,在宇勝岳下,西南流。”“親川泉、獲劍溪,俱在今歸仁親泊村。”“運天江,在今歸仁運天村,亦名運天津,西流,北山舟多泊此。”因此,從地形來看,夷洲也符合琉球。
人皆髡髮穿耳
此條是專就男性而言,張學禮《中山紀略》中說:“男女不剃胎發,男至二十成立,娶妻之后,將頂發削去,惟留四余。”《中山見聞辨異》也提到:“諸生云‘國中孩童,三、四歲即留發;十五歲,始將頂發削去,惟留四余’……張錄‘男子二十,成立。完姻后,將頂發削去’。今跟役中現有未娶而早剃頂發者,以知諸生之言不謬。”可見直到明清兩代,琉球男子仍有髡發的習慣。在李昉引本中,此條作“人皆髡頭穿耳”,台灣論者更說這個習俗符合台灣,因為高山族是散發披垂。實屬牽強附會,僅足自欺。
女人不穿耳
關于這一點,明清三位冊封使的使錄中都有記載,《中山傳信錄》:“婦女,……不穿耳,聞國中大家女亦然。”李鼎元《使琉球記》:“初見紅衣人,頭面較良家修飾,衣亦鮮潔。蓋國俗不穿耳、不施脂粉,……”《琉球國志略》;“土妓,……不穿耳,年十五,即針刺手指背,以墨黥之,……。”這些都表明琉球女子有不穿耳的習俗。
有犬尾短,如麕尾狀。
古人記載琉球有一種尾巴短小而且形狀如獐的狗,但從吳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經過這么久的演變,那樣的狗到底還存不存在,我實在不大清楚。但我知道琉球特有一種土狗,叫琉球犬,甚是有名,不知還有沒遺留那種特征,在此還請大方之家指教。
琉球犬保存會里的琉球犬
地有銅鐵
琉球本島北部有銅礦,特別是在今天的名護,至于有無鐵,爭議較大,我認為琉球有鐵但是量很少,所以很多史書多有琉球無鐵的誤記。關于這點,從潘相《琉球入學見聞錄》的:“國少鐵,盔甲與刀猶堅利。”和1856年美國海軍省發刊的《美國艦隊遠征中國諸海及日本紀實》的;“琉球本島僅產少量之鐵,故用鐵異常節省,其使用亦備受限制。”均可以看出。而且具志川宇堅貝塚出土過板狀鐵斧,這也是琉球有鐵的證明。
唯用鹿格爲矛,以戰鬬。
台灣多有鹿化石的發現,眾多台灣論者也以這條來證明夷洲即台灣。殊不知,在知念村的ウイジ-遺址有鹿化石的出土,《中山傳信錄》也記載魚螺山和久場島多鹿,另外在1935年,伊江島還發現了有認為加工痕跡的鹿化石。可見琉球人運用鹿來制作器物由來已久,因此,吳人能見到琉球人的鹿骨制品,也就不足為怪了。
琉球出土的鹿角器
伊江島出土的鹿化石。(伊江島政府藏)
綜上所述,從方位、氣候、地形、習俗多方面來看,夷洲只可能是琉球。再說亶洲已被證明是日本[1],而夷洲又與其在同一航線上,也只合琉球,而不是台灣。如果台灣論者還堅持己見,試問為什么直至明清,台灣的經濟、文化還大大落后琉球呢?另外在晉郭璞注《山海經》毛民國條中說:
今去臨海郡東南二千里,有毛人,在大海洲島上,為人短小,面體盡有毛,如豬,能穴居,無衣服。晉永嘉四年,吳郡司鹽都尉戴逢在海邊得一船,上有男女四人,狀皆如此。言語不通,送詣丞相府,未至,道死,唯有一人在。上賜之婦,生子,出入市井,漸曉人語,自說其所在是毛民也。
從毛民國方位和距離來看,此與夷洲同屬一地,而郭璞對毛民的記載,又與琉球原始居民多毛的特征吻合,至于台灣土著是否真的是這樣,還請台灣論者詳考之。
[1]關于亶洲的方位,梁嘉彬先生認為是九州,鞠德源先生認為是四國。梁先生有《戰國秦漢時代我國方士集團探求海上三深山考》,不過這篇文章我沒見到,但從他其它文章中引用的章節和觀點來看,考證得不是很詳細。鞠先生的《中國先民海外大探險之謎》(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3年)中有《關于方丈洲(亶洲)(四國)的地理探察與史地實證》一文,考證頗詳,並認為方丈與亶洲為同一地,與梁先生方丈是韓國濟州島的觀點不同,我個人贊同鞠先生的考證。
參考文獻
梁嘉彬《三國時代夷州亶州考》 《中華日報》(台北)海島學術第26期 1949年11月28日 收入《琉球及東南諸海島與中國》 東海大學出版 1965年
梁嘉彬《與衛挺生先生論三國時孫權所伐夷州確為琉球而非台灣之證據》 《幼獅》(台北)第12期 1953年 收入《琉球及東南諸海島與中國》 東海大學出版 1965年
張崇根《三國孫吳經營台灣考》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1月
葉哲明《東吳衛溫、諸葛直遠規台灣出海港口考析》 《台師學報》1981年第2期
張崇根輯注《臨海水土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姚永森《臨海水土異物志》: 世界上最早記述台灣的文獻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5年7月
周琦《臨海水土志》:世界最早記載台灣的文獻 網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