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82276761 2014-8-22 07:46
八一三淞滬會戰日本拍攝圖片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註 1])爆發於1937年8月13日,是中日雙方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戰爭中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戰鬥在當時遠東第一大都市上海市區和郊區展開。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戰役本身持續三個月。
依日方統計:淞滬戰場陣亡9,115名,負傷31,257名,合計40,672名。何應欽個人統計:國軍死傷約187,200名這次戰役,日軍傷亡6萬多人,被中國軍隊擊毀、擊傷飛機200多架,艦船20餘艘。計淞滬之戰前後3個月,日軍死傷逾10萬人,中國軍隊浴血苦戰,尤以八百孤軍之困守四行倉庫,震驚國際,凜烈萬古
淞滬會戰挫敗日軍中央突破、速戰速勝之戰略意圖,迫使日軍在華北戰場上轉攻為守,在青島地區暫停軍事行動,打亂日本軍國主義者侵華之全盤計劃,使他們未能3個月滅亡中國。它是中國局部抗戰轉向全面抗戰之歷史轉折點,在國際反法西斯鬥爭中佔有極重要地位。
蔣中正在淞滬會戰幾乎投入所有的精銳部隊,最後除了慘重傷亡之外戰爭還輸的一敗塗地,但日本當時尚未做好侵略中國的準備,因此無法有效的趁勝擴張,否則淞滬的戰敗後果將不堪設想。在這之後,中央政府的兵力與各地軍閥的差距縮小,這時中國共產黨、各地軍閥都各據一方,擁兵自重。
淞滬會戰後大量的游勇散兵,國民政府無力加以收編,因此成為各地土匪游擊隊造成後方百姓的困擾,或者被中國共產黨加以吸收,使得八路軍與新四軍的實力急速強化,到1940年7月7日時八路軍、新四軍已發展到五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