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Cle 2014-8-20 00:08
皇帝如何請吃飯
帝是天下之主,大宴群臣是恩,說請客吃飯未免有些大不敬,也許改稱「賜飯」或者「賞吃」更確切。明代官方的正式稱謂把這叫做「大宴儀」,是嘉儀的一種,中國不是叫作禮儀之邦嗎?
既然皇帝宴臣下乃是國家禮儀,當然規矩不可不定,按明制,可分大宴、中宴、常宴、小宴。一般只有節日,像立春、元宵、四月初八、端午、重陽,臘八日,或者在郊祀或宗廟及宮殿建成之際才有機會行「大宴儀」。
行大宴儀的準備工作由尚寶司負責,先在殿上擺好御座,鏑上黃麾,金吾衛設護衛官24人侍立。教坊司設九奏樂歌於殿內,設大樂於殿外,舞雜隊候在殿外。光祿寺設酒亭於御座西,設膳亭於御座東,設珍饈美味亭於酒膳亭東西側。御筵擺在御座的東西一方,皇太子座位於御座東,西向,諸王依次由南而東西相向設座。群臣四品以上在殿內,五品以下在殿外招待,另安排司壺、尚酒、尚食等一班人等伺候。
開宴時,由儀禮司奏請皇帝升座。皇帝走出,大樂立即奏響,待皇帝升座之後,樂止。隨後鞭炮鳴響,皇太子、親王等依次上殿。再下來四品以上文武官由東西入,立殿中,五品以下則只能立於殿下。百官行贊拜大禮。禮罷,光祿寺魚貫而入,大樂再度奏響。行至御前時,樂止。然後光祿寺開爵注酒,首先向皇帝敬酒。敬第一輪酒時,教坊司奏《炎精之曲》。樂起,全體皆跪,教坊司當然也得跪奏。皇帝舉杯飲畢,樂止。眾官俯伏。再行贊拜禮,然後各就位坐。第二輪敬酒時,樂隊奏《皇風之曲》,樂起,光祿寺為皇帝酌酒,序班酌群臣酒。待皇帝舉酒後,群臣亦舉酒,樂止。接下來進湯,鼓吹樂前導,光祿寺行至殿外,鼓吹止,殿上樂起,群臣起立,由光祿寺官向皇帝進湯,進罷,群臣復坐,然後序班供群臣湯。這時皇帝舉暑,群臣亦舉箸,這也有個講究,叫贊饌。
接下來舞蹈登場,第一個一般是武舞,按現代說法就是勁舞。叫作《平定天下之舞》。再往下,第三輪,樂隊奏《眷皇明之曲》,跳《撫安四夷之舞》。第四輪,奏《天道傳之曲》,跳《車書會同之舞》。第五輪,奏《振皇綱之曲》,跳《百戲承應舞》。第六輪,奏《金陵之曲》,跳《八蠻獻寶舞》。第七輪,奏《長楊之曲》,跳《採蓮隊子舞》。第八輪,奏《芳醴之曲》,跳《魚躍於淵舞》。第九輪,奏《駕六龍之曲》。每一輪敬酒,儀式同初輪相同,依樣畫瓢做一遍。九輪之後,光祿寺收御爵,序班收群臣盞,進湯。到這個時候,估計所有的人都被折騰得飢腸轆轆,胃口大開,終於輪到了進大膳,大樂奏響,群臣起立,謝恩之後復坐,序班開始上菜。
宴飲食物原料均是四方珍異,從全國各地水陸運送到京。有的時鮮食物用驛馬加急快遞。經由御膳房名廚精心烹製,當然都是絕佳上品。
宴罷樂止。撤膳,最後來個舞蹈《百花隊舞》。輕歌曼舞之中,光祿寺撤御案,序班撤群臣案。舞罷,群臣分東西北向而立。最後一次行贊拜大禮謝恩,儀禮司向皇帝奏告大宴儀結束,聖駕請回,群臣匍匐恭送,待皇帝起身離去後,樂止,大宴儀正式結束。
這一頓飯下來,靡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實難計算,明代的宮廷宴會,總體而言規模上不及宋,下不及清,尚且如此。皇帝請客吃飯的氣勢排場可想而知,套一句古人的切身感受,就是「設山樓排場,窮極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