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Cle 2014-7-26 00:33
明朝引進煙草為何迅速普及?
中國的煙草歷史,從何時開始,如今有許多說法,歸納起來大致有三:
第一種,萬曆三年(1575)煙草由呂宋傳入台灣、福建。1579年,利瑪竇把鼻煙帶入廣東,中國吸煙人口大升。
第二種,清末人趙之謙之說,最先傳入中國的是鼻煙,由利瑪竇自廣東帶人,他在《勇盧閒詰》中這樣記述:鼻煙來自大西洋意大里亞(意大利),明萬曆九年(1581)利瑪竇泛海入廣東,旋至京師,獻方物始通中國。
第三種,是源自1980年廣西博物館文物隊,在廣西合浦縣上窯明窯遺址發現3件明代瓷煙斗和1件壓槌,壓槌後刻有「嘉靖二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造」13字。這一實物的發現比以前所有談及中國煙草傳入的說法提出了疑問,如果進一步為歷史學家所證實,則表明中國在1549年以前早於歐洲許多國家已經有了煙草和吸煙的嗜好。
不管怎麼說,煙草大約於明代嘉靖末至萬曆初經菲律賓傳入中國南方,後迅速在全國推廣種植,吸煙人數呈幾何級數增長,至清代吸煙已成為國人的基本嗜好,如陸以湉《冷廬醫話》所說:「今人嗜此者眾,煙肆之多幾與酒肆埒。」可見當時風氣之盛行。
如今,科技高度發展,禁煙宣傳使我們都知道,吸煙有百害而無一利。現代醫學認為,香煙含43種致癌物,吸煙會得14種癌症。 吸煙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腦卒中的發病危險。與吸煙有關的疾病還有缺血性心臟病、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呼吸道癌症、慢性梗阻性肺病、肺氣腫以及慢性支氣管炎和糖尿病等。煙能刺激肝臟產生藥物代謝酶,加速藥物的代謝,降低血液藥物濃度,從而降低藥物療效。所以對於正在服藥的患者來說,吸煙無異於雪上加霜。煙草和酒精合在一起對人體產生的危害,比單獨飲酒或吸煙更大。吸煙危害的不僅僅是吸煙者本人的健康,周圍的其他人也會因被動吸煙而影響身體健康等等難以一一枚舉。
那麼,在明朝對如此不良習慣嗜好,何以會快速傳播呢?翻開中國煙草歷史,我們不難找出眾多原因,其中最為明顯和特殊的原因有以下種。它們是:
其一,醫學界對煙草作用的誤解和誤導起了關鍵作用。
據最早著錄煙草的醫學書籍《本草匯言》載:「此藥氣甚辛烈,得火燃取煙氣吸入喉中,大能御霜露風雨之寒,避山蠱鬼邪之氣,小兒食此能殺疳積,婦人食此能消癥痞。」明代的大醫家張景岳更是對煙草大加頌揚,他在著作《景岳全書》中稱讚吸煙可以壯陽、祛風濕,認為是頃刻取效之神劑也。
明朝時期,像張景岳這樣的醫學大腕,在當時是很有影響的人物,他們既然認可煙草的正面作用,並極力主張不僅能治病,還可保健,故對煙草傳播肯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只是萬萬沒想到,如今走在戒煙運動最前沿的醫學界,最初其實恰恰是煙草傳播的推動者,真是太令人意外和驚訝了。以現代人的眼光看,當初對煙草的那些溢美之詞顯然非常不負責任,但作為一個引進的新品種,醫學界對它寄予某種厚望雖然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探索熱情。但醫學界對於煙草的這種草率熱情和盲目推崇,卻給社會習俗及人體健康帶來極大的負面後果,實在讓人遺憾。
其二,吸煙對煙草功效的傳說和認識起了重要作用。
在煙草傳入之初,民間廣泛流傳著一個傳說,講的是:明朝軍隊征滇之時,很多部隊感染了南方傳染病而全軍覆沒,唯獨有一支軍隊毫髮無損,事後發現這支部隊都是由帶著煙槍的吸煙者組成的。這個傳說被多種書籍所記載,雖大多語焉不詳,但大家都相信一個故事,儘管這個故事可能有多種版本,卻從來就沒有人追究故事的真實性。這個傳說不僅迎合了吸煙者的心理,為吸煙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口,同時也吸引著更多的人成為煙民。傳說,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某種風尚和社會的集體無意識。
不過,此種現象,卻一定程度上很符合傳播學的理論。人口眾多的地方,風尚追求和攀比常常會讓某種物品短時間熱門起來。拿吸煙來說,第一次吸煙並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但好奇心的驅使讓人們願意忍受某些不適。當好奇的嘗試逐漸成為一種風尚,那些追逐時尚的人士又豈在乎那一點點的痛苦,這就像如今的某些流行服飾,一旦成為時尚就會有人競相穿戴,即使在大冬天被凍得瑟瑟發抖也在所不辭。從眾心理和時尚潮流,有時就這樣「可怕」。
其實,類似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在我工作過的地方,在非典大爆發的那年,曾經因有傳說吸煙能夠預防非典,吸煙者明顯增多。即便是前不久,在日本地震期間,有說法食鹽可以防止核輻射,不是也有很多盲目信任者在大肆搶購食鹽嗎?結果,闢謠後個別家庭的食鹽儲藏量驚人。
其三,吸煙行為與傳統文化的不謀而合也起了輔助作用。
一般來講,文化是一種軟實力,煙草的本土化必然要與中國文化相融合,否則難有立錐之地。中國的道家文化強調養生修行,強調氣息調理,而煙霧這種虛無縹緲的物質恰好與之暗合,這一點可以從某些文人的作品中反映出來。比如清代詩人陳義貞就做過四首非常有代表性的五律詩,現舉一首為例:「神農不及見,博物幾曾聞,似吐仙翁火,初疑異草熏,充暢無滓濁,出口有氤氳,妙趣偏相憶,縈喉一朵雲。」陳義貞的四首詩描寫的都是一種神仙般的境界,按照作者的看法吸煙簡直就是一種修煉和養生了。文化上的接納對於煙草的長久傳播具有決定性作用,使吸煙行為可以根植於我們的文化土壤,最終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眼下禁煙活動一直在提倡,禁煙宣傳一直在努力,但煙文化已經根深蒂固。一方面,名人的吸煙故事,明星的瀟灑煙姿,悄悄地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埋下了吸煙的種子;另一方面,在交際場合,煙早已超出了它的物質範疇,成為一種社交工具甚至一種身份象徵。更不用說,煙草專賣制度,每年給國家和地方增加了占很大比例的稅收。有了這樣一種煙文化的存在和發展土壤,禁煙談何容易?
其四,明朝皇帝片面禁煙導致逆反心理具有催化作用。
據《福建日報》1992年11月24日刊登的文章介紹,明末天啟年間,明朝與後金交戰,一隊廣東兵赴山海關應援,把吸煙的習慣傳到了北方。很快,長城內外各民族都染上了吸煙的習慣,不管男女老少,都扛著一根旱煙桿,吞雲吐霧。
然而,這一習慣引起了皇帝的煩惱。原來,明代北方人不說吸煙,也不說抽煙,只說「吃煙」,與「吃燕」諧音。而北京位於幽燕,別稱燕城,這吃煙,不是要把北京吃掉嗎?加上明軍老打敗戰,皇帝一惱怒,便下令百姓不准吃煙,違者斬首!這條命令在國內其它地方很快被人忘掉,但在北京城裡可是嚴格執行的。福建有位舉人赴北京趕考,他的僕人不知禁令,到北京後,即把隨身帶的一包煙拿到市場上去賣,不料被巡卒發現,押赴菜市口,砍了腦袋。
嚴厲的禁煙卻使煙草價格直線上升,山海關外的女真人不惜以一匹馬換一斤煙草;另一方面,禁煙反而宣傳了煙草,很多人都想嘗嘗這皇帝不准吃的東西是什麼味道,煙草銷路更好。可見,明朝皇帝只因忌諱而搞的別出心裁禁煙,不僅沒有真正禁止住吸煙,反而起到催化劑的宣傳廣告作用,這是始料不及的。
其五,崇禎帝調洪承疇北上抗金而開煙禁使吸食者愈眾。
透過史料,我們發現,1637年崇禎為了禁煙,勒令以斬首示眾懲罰私種私售者。不過遼東與後金苦戰的兵部尚書洪承疇卻上奏說:「遼東士卒,嗜此若命」,導致禁煙失敗。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南安人洪承疇本人大概也是一位老煙槍,崇禎皇帝讓他帶兵到山海關外打仗,他便上了個奏本提了許多條件,要這要那,最後順帶一筆:北方士兵雪夜巡邏,抽一袋煙不僅能添點暖氣,還可提提神,對帶兵打仗有利,皇上能否開煙禁,體恤士兵?皇帝這時正倚重洪承疇,本不想批准,又怕影響洪承疇的威信。如果這點小事都不答應,怎麼讓洪承疇帶兵?於是煙禁重開。不幾年,北京真的讓清朝「吃掉了」。新坐龍庭的滿洲貴族全是「老槍」。這樣,皇帝與百姓同心同德,這煙災氾濫便再也擋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