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Cle 2014-7-25 00:11
關節對稱腫痛 RA口服新藥選擇
當你發現關節出現對稱紅、熱、腫、痛時,就要小心可能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台灣大約有10萬人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男女比例約為1:3。1名7旬熊姓阿嬤,擁有25年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史,在50歲時開始發病,經常關節僵硬疼痛,無法行走跟彎腰,後來經醫師確診後,使用生物製劑進行治療,但是由於需要長期打針,一想到針就害怕發抖。
[img]http://top1health.blob.core.windows.net/cdn/am/19530/60629.jpg[/img]
擁有25年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史的熊姓阿嬤,看到針頭就害怕。
「打針真的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每次看到針頭,我都會全身發抖」,「之前打針打到身體都瘀青,換來醫師讓我換藥,又因為我的血管也不好找,每次都至少要挨三針以上才找得到!」就這樣5年來忍痛挨針的恐懼與疼痛。
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分子口服藥 衛福部已核准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陳得源理事長表示,對於部分害怕針劑治療的患者而言,常因害怕打針而使病情控制不佳,影響行動力和生活品質;日前衛生福利部核准最新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分子口服藥,用於治療患有中至重度活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且對抗癌藥物methotrexate治療反應有限,或無法耐受的成人患者。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前3年 黃金治療時間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常務理事林孝義醫師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口服新藥的問世,可望提升病人服藥的方便性和順從性,以期達到最佳的疾病治療效果。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前3年為重要黃金治療時間,要在這段時間,讓病情盡快穩定,如果超過3年,關節就會開始變形、受永久性傷害,所以,建議把握治療時間。
[img]http://top1health.blob.core.windows.net/cdn/am/19530/60630.jpg[/img]
陳得源理事長、林孝義醫師與三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呼籲患者要把握治療時間。
類風濕性關節炎口服新藥仍然 其副作用,例如增加感染B肝與肺結核的風險,仍要與醫師商討最佳的治療對策,才能達到最佳治療目的。林孝義醫師呼籲,RA病友們應積極面對疾病,持續不中斷的治療,才可保持日常生活的正常功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注意日常保護關節 特別是頸椎
在生活保健方面,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壓力。宜從事比較溫和的活動,注意保護關節,特別是頸椎。急性發炎時,要讓關節休息,平常則需注意保持關節活動範圍,並且控制體重以避免關節過度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