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藥癮?多是心理因素

teatea 2010-7-13 11:12

藥癮?多是心理因素

「醫師,我可能得憂鬱症了,晚上都睡不著,心情很差。」醫師先釐清一些症狀,開了處方給他,然後詢問患者:「有沒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患者接著問:「這些藥吃了後,會不會上癮?」


首先要釐清的是,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患者的生病時間常以「週」或「月」計算,所謂的「好了」(即完全緩解,full remission)是指脫離症狀至少兩個月。


如果憂鬱症或相關精神疾病患者不吃藥時,症狀又出現了,如精神不佳、睡不著、吃不下時,患者只好再吃藥。此時就會感覺生活好像被藥物控制,這時就會有人問醫師:「我是不是藥物上癮了?」其實這當中有一個重點就是,如果用今天的精神已經「好了」,所以就不用吃藥的角度來看精神疾患,那麼「上癮」的錯覺就會不斷上演,因為患者和家屬認為的「好了」只是短暫地改善症狀,而不是痊癒。


許多人害怕吃安眠藥,理由是安眠藥太有效了,一旦不吃藥就睡不著,結果有效的安眠藥反而變成擔心的來源。但其實真正的問題不應該是「上癮」,反而是沒有真正解決失眠的問題,應該要調整面對失眠的態度,進一步了解安眠藥只是暫時的處理,就好比胃潰瘍沒治好,不吃胃藥就會胃痛;但絕對不是胃藥上癮,而是胃潰瘍沒治好。


事實上,失眠可能來自許許多多很難釐清、徹底解決的問題,因為太難釐清了,結果失眠的問題被放在一旁,轉而關注比較容易討論的「吃這個藥會不會上癮?」


上癮是一個值得關心的話題,但是關心絕對不要只停留在這個藥物會不會上癮,而是要進一步了解服用這個藥物的效果多大?它的限制在哪裡?哪些是吃藥沒有辦法解決的。


若能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擺脫對藥物的誤解,藥就變成了有用的工具,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發揮作用,協助我們面對生活中的難題(譬如失眠)。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藥癮?多是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