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M18 無後座力砲

ikya 2014-6-8 00:21

M18 無後座力砲

M18無後坐力砲是一種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韓戰中使用的肩扛式反戰車武器。M18屬於單人攜帶的後裝式單發武器,既可以用於反戰車也可用於反人員作戰。使用時通常架設在單腳架或是士兵的肩頭,然其最穩固的支架卻是從M1917型白朗寧機槍的三腳架發展而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陸軍的火砲部門開始研發一種105mm口徑的無後坐力砲,而步兵部門將精力集中在可由單人攜帶的57mm無後座力砲上。步兵部門選擇的砲彈是從英國武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砲彈側壁上鑽有數百個洞眼,裡面則有防水防潮的塑料襯裡。在砲管內還雕刻有同膛線相匹配的平行條帶,據信此舉有助於減少摩擦力,增大發射火藥的推進作用和砲彈射出時的初速。新的57mm無後坐力砲在1943年11月開始測試,測試時的代號為T15,測試結果表明T15比砲兵部門的105mm無後坐力砲更為優秀,於是105砲計劃被取消。同年,T15被正式命名為M18型57mm無後座力砲。M18可以使用4種砲彈:穿甲彈、高爆榴彈、白磷煙霧彈、訓練彈。1945年初,軍隊訂購了2000門M18和80萬發砲彈。

第一批M18很快就被運到了歐洲和太平洋戰場,首個接收它們的部隊是位於歐洲的第17傘兵師。雖然作為輕型武器來說,其高爆彈的威力不俗,但是穿甲彈只能貫穿63.5mm的裝甲就頗為使人失望了。與之相比,巴祖卡火箭筒能穿透120mm的裝甲。主要因為用以提高精確度的膛線減緩了砲彈的速度,降低了威力。

在太平洋戰區,官兵們表示新的57mm無坐力砲是一種極為成功的「手提火砲」。1945年6月9日,M18在沖繩島戰役中首次投入使用,同時提供的配套砲彈為高爆彈和煙霧彈。在太平洋地形複雜的島嶼上與日軍進行艱難的拉鋸戰時,M18是能夠提供有效的砲火支援。士兵們唯一的怨言就是希望能夠提供更多的砲彈。

在韓戰中,M18被用於摧毀敵人的機槍據點。作為反戰車武器則缺乏效率,要想用M18擊穿T-34型戰車只有打擊它後面裝甲才行。因而美軍士兵更願意使用口徑更大的M20型超級巴祖卡來攻擊T-34。我國國軍也接收M18型無後座力砲並自行發展出了36式無後坐力砲,大陸地區共軍則將一些M18和其圖紙加以研究,山寨仿製出了52式無後坐力砲。並被運用在了越南戰爭中, 坦尚尼亞也獲得了部分52式,52式可以同時使用美國和中共的彈藥,而M18卻不能使用它的砲彈。巴西直到1984年,仍有生產M18。

總重        22.04 kg
全長        1.56 m
操作人數        2


砲彈        57×303 mm
口徑        57 mm.
槍口初速        365 m/s
有效射程        450 m
最大射程        3,976 m
瞄準具型式        M26
[attach]84755[/attach]
[attach]84756[/attach]
[attach]84757[/attach]
[attach]84758[/attach]
[attach]84759[/attach]
[attach]84760[/attach]
[attach]84761[/attach]
[attach]84762[/attach]
[attach]84763[/attach]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M18 無後座力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