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tave 2014-5-12 00:39
牧野之戰的真象
古人講「牧野之戰」詳細者,莫若《呂氏春秋·貴因》。《呂氏春秋·貴因》曰:「武王固知其無與為敵也。因其所用,何敵之有矣。武王至鮪水,殷使膠鬲候周師,武王見之。膠鬲曰:西伯將何之?無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將之殷也。膠鬲曰:曷至?武王曰:將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報矣。膠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輟。軍師皆諫曰:卒病,請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膠鬲以甲子之期報其主矣。今甲子日不至,是令膠鬲不信也,膠鬲不信也,其主必殺之。吾疾行以救膠鬲之不死也。王果以甲武子至殷郊。殷已先陳矣。至殷,因戰,大克之。」武王本來就知道自己不是帝辛的對手,不敢與帝辛打。但是,後來有人告訴武王發,殷軍可以作其內應,不用他動手,僅殷軍便可殺紂滅殷。武王有了殷國反叛勢力的全力支持,憑借殷人為自己效力,所以就敢了。
《史記·殷本紀》:「殷之大師、少師乃持其祭樂器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紂。」武王兵至鮪水,殷已派曾與武王簽訂過盟約的膠鬲已經在鮪等候了。武王接見了膠鬲。武王與膠鬲談了些什麼呢?武王與膠鬲商定了甲子日。在殷郊。用殷軍倒戈,以開武王。計策已定,武王「令膠鬲以甲子之期報其主」,以作準備。
有人會說,在文中沒見「殷軍倒戈,以開武王」啊。武王在《牧誓》中明確告訴大家:「弗迓克奔,以役西土。」「戰鬥」開始,「紂師雖眾,皆無戰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紂師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武王馳之,紂兵皆崩畔紂。」武王「鼓之而紂卒易向,遂乘殷人而進,誅紂。」戰前武王告訴大家,對前來投降的殷軍不要殺死,要讓他們為我們服務。戰鬥剛一開始,殷軍便倒戈以戰。可見「前徒倒戈」 正是武王與膠鬲約定好的「作戰」方案。
武王命膠鬲速回,報告其主,作準備。武王在行軍路上,「天雨,日夜不休。」「卒病」。在這種情況下,武王「遂選馬而進。朝食於戚,暮宿於百泉,厭旦於牧之野。」「武王以擇車百兩,虎賁之卒四百人,先庶國節窺戎,與殷人戰乎牧之野。」
武王釆取了「擇車」「選馬」的得力措施,帶領精兵,才如約至殷郊。「武子至殷郊」見「殷已先陳矣。」可見膠鬲回殷之後,根據與武王商談的內容,做了充分的準備,並且在武王到達之前已「先陳」。
再看戰鬥經過。周人「鼓之而紂卒易向」「「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武王「遂乘殷人而進,誅紂」,「因戰。大克之。」周人憑借先陣的倒戈殷軍,將帝辛打得大敗。「蓋殺者非周人,因殷人也。」(《荀子·儒效篇》)以上就是古人為我們描述的所謂牧野之戰的基本情況。
周人本來就知道自已不是帝辛的對手,所以不敢攻打殷國。但是後來有人告訴武王說,殷人可以為其作後盾,依告殷人便可取勝。武王認識到,憑借殷人攻打殷人,加上自已的力量,這樣,帝辛還有什麼打不敗呢?於是武王發膽子大了,決定利用殷人滅殷。
殷派人給周送信說時機已到。「殷之大師、少師乃持其祭樂器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紂。」武王出兵伐紂。周軍到達鮪水,殷派去的膠鬲已在那裡等候。武王與膠鬲進行了密談,商定了時間、地點、方法。武王命膠鬲速回報其主,積極準備。武王在行軍路上遭遇到連天大雨,士卒困乏、生病,無法按時到達殷郊。武王便擇車選馬,日夜兼程,終於以精卒按時到達。這時殷已先陣。戰爭剛一打響,殷軍便前徒倒戈,以開武王,殺紂滅殷。按予先設計,達到目的。
這就是真實的牧之野殷之郊的「武王伐紂」。這其中有一個關鍵人物一直蒙著面具沒有露面,他就是送信給武王:殷可「因」者,派人送信:「時機」已到者,武王至鮪水,使膠鬲候周師」者,這個「殷」是誰呢?《續博物誌》曰:「西伯軍至鮪水,紂使膠鬲候周師。」這個「殷」是紂嗎?武王「令膠鬲以甲子之期報其主」,膠鬲的主子是「殷」沒問題,但,這個「殷」是紂嗎?紂王要滅亡自己嗎?他滅亡自已還要背著人偷偷摸摸嗎?從此可知,這個「殷」肯定不是帝辛。
武王攻殷必然是偷襲,他不敢讓帝辛知道。如果帝辛知道了,會在河上阻擊他,或在他經過的山地偷襲他,至少堅固城池,讓他無法打開。弦高犒秦師的故事就是證明。帝辛不知道武王來,怎麼會派膠鬲去候呢?「使膠鬲候周師」者不是帝辛明矣。送信給武王殷可「因」,派人送信「時機」到,使膠鬲鮪水候周師,殷郊先布軍陣,說明這個「殷」與武王早有勾結,暗通情報。
那麼這個「殷」是誰呢?據《呂氏春秋·誠廉》記載,武王繼位不久,便「使叔旦就膠鬲於次四內,而與之盟曰:加富三等,就官一列。為三書同辭,血之以牲,埋一於四內,皆以一歸。又使保召公就微子開於共頭山下。而與之盟曰:世為長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諸。為三書同辭,血之以牲,埋一於共頭之下,皆以一歸。」膠鬲與微子,具是殷之叛徒,早與武王簽有賣國盟約。二人合夥賣殷,正在情理之中。此時,帝辛的反對派的代表人物,地位高的比干己死,箕子在囚,唯獨微子尚在。那麼,「殷使膠鬲候周師」的這個「殷」膠鬲的主子,必是微子無疑。
從事實來看。如果微子沒有與周人勾結,周人滅殷之後,作為帝辛的大哥微子,應該是四處奔命,否則會被殺。但微子不但不奔命,還主動求見武王。武王為微子親解其縛,大加安慰。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微子與武王的關係非同一般。微子還向滅國者報告工作。豈非怪事?微子向武王報告什麼?只能報告他如何按盟約辦事作內應。後來,事實證明,周果封微子於宋,微子「世為長侯,守殷常祀」。實現了盟約。這就從另一個角度驗證了「殷」就是微子。
武王對殷遺民說:「我們並沒有先進攻你們,是你們在自己的都邑,首先發難。」這是牧野政變的直接說明。微子先期告知武王,他作堅強的內應。事前派人搬兵,事情進行中,又派膠鬲與武王商定策略,「戰鬥中」實現了策略。所以說牧野之戰是微子與武王合謀的軍事政變。「易向」之卒,非紂之卒,「皆崩畔紂」之兵,亦非紂之兵。均是「已先陣」之殷軍,即微子膠鬲率領的叛軍。
無論從事情的經過還是從周公的話語,都說明,三千年前發生在殷都朝歌南郊牧之野的軍事事件,是一場軍事政變。這既不能叫武王伐紂,也不能叫牧野之戰,更不能叫牧野大戰,只能叫牧野軍事政變。它是一場內外勾結,經過長期精心準備的軍事政變。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看看所謂的「牧野之戰」是不是牧野政變,那就是戰事本身存在的一些矛盾。
一、時間與事實的矛盾。《新資治通鑒·商紂「淫虐」喪國》曰:據說,當周武王兵逼商都朝歌只距70里時,商紂王才停止了歌舞宴樂,組織抵抗。《中國史稿》曰:距紂都朝歌只差70里了,到這時商王宮廷才得到消息。武王到達牧野之後,帝辛才得到武王來戰的消息。這一點是大家的共識,無論你是從哪一個角度來肯定這一點。這一時間的確定,帶出了諸多問題:
1、既然武王到達距朝歌70里的地方時,帝辛才得到消息。說明告訴周殷可作堅強內應者,去西周請兵者,使膠鬲候周師者,殷早於武王到殷郊佈陣者,不是帝辛。那麼,他是誰呢?
2、既然武王到達距朝歌70里的地方時,帝辛才得到消息。那麼,殷已先陣的殷軍也不是帝辛的軍隊。那麼,這支殷軍是誰的呢?
3、既然武王到達距朝歌70里的地方時,帝辛才得到消息。帝辛怎麼能在一個早上組織70萬或17萬軍隊呢?即便說帝辛真的組織了軍隊,那麼,剛剛一兩個時辰組建的軍隊,又是怎麼做到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造成大軍團投降並為敵人服務的?即便他們願意服務,武王怎麼敢讓他們服務?
4、武王固知其無與為敵,又是誰告訴他可以憑借殷兵打敗帝辛?結果武王氣粗了「何敵之有」?遂率兵「伐紂」。這說明,「殷」與武王平時戰前戰中始終在暗中保持著密切聯繫。豈不證明殷國內部暗藏著一個強大的賣國集團?這個賣國集團與武王勾結搞軍事政變。
二、武王從西週一路走來,走出了不少問題。
1、「殷」怎麼知道武王出兵了,又是怎麼知道武王的行軍路線的?
2、武王的軍隊浩浩蕩蕩向東走了千里,直到武王至殷,住在京城的帝辛竟然毫無知覺。是烽火台上的人同時死絕了,還是有人阻止不讓報警?
3、武王走到距殷都朝歌70里的牧邑,並未歇足,繼續向殷都進發,到了牧之野,殷之郊,才停了下來。武王整頓軍隊,誓師。然後繼續前進,直至至殷。 「至殷」就是到了殷都的城下。兵臨城下,表示危險。武王的軍隊怎麼能直至殷國城下?如果不是內外勾結,怎能是如此情景?
三、「戰爭」中的奇觀:
1、武王的軍隊冒雨強行軍,最後還是不行,不得不擇車選馬而進,「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可以說周軍己疲憊不堪,不堪一擊。從武王說,他怎麼敢以疲憊之師,迎戰坐以待敵之師?這是用兵大忌。從殷來說,「先陣」的殷軍為什麼不向立足未穩、疲憊之極的周師開戰?
2、為什麼已先陣的、以逸代勞的殷軍不主動先鼓,反倒要武王「鼓之」,而自己被動?
3、膠鬲與武王己經晤談,膠鬲回殷之後,是備戰還是備降?為什麼殷軍一個回合也沒打,便倒戈以戰?這豈不證明這支「殷」的軍隊是叛軍?
4、「鼓之而紂卒易向,遂乘殷人而進誅紂。蓋殺者非周人,因殷人也。」(《荀子·儒效篇》)武王去伐紂,打仗靠殷人,殺紂是殷人,武王卻兵不血刃。豈非怪事?。
5、「武王至商國,商國百姓鹹待於郊。」被滅之國的百姓見了入侵者,不但不驚慌害怕,反而鹹待於郊歡迎入侵者。豈不反常?世上哪有如此的「戰爭」?如果不是內外勾結,怎能是如此情景?
如果我們把「牧野之戰」看成一場普通的戰爭,以上問題怎麼解釋?如果把它的本質揭露出來,以上問題就變成了自然,不是問題了。
微子請人來「伐」,然後自己兵變,倒戈向著帝辛衝殺。人家武王「兵不血刃」,「不耕而獲」。難道這不是微子搞的軍事政變是什麼?微子與武王合夥合作,不是內外勾結是什麼?關於「牧野之戰」的一些傳統說法,還有商榷、澄清的必要。
一、《史記 周本紀》曰:「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70萬人距武王。」後來有人認為70萬太多了,於是改為17萬。這種改動本身就有一種心虛。為什麼改為17萬?依據是什麼?帝辛征東才十萬大軍,牧野戰場帝紂的軍隊既不可能有70萬,也不可能有17萬。可以說基本上沒有帝辛的軍隊。為什麼?
1、沒有時間。「距紂都朝歌只差70里了,到這時商王宮廷才得到息消。」周武王到達殷郊牧野,隨即就誓師,「開戰」,「戰爭」當天結來。據考證約公元前1045年,殷歷正月間,帝辛從山東人方回殷都朝歌過年。帝辛既無自衛的思想準備,又無物質準備,帝辛即便是神仙,在一個早晨他也不可能組織、武裝70萬或說17萬軍隊,並開赴戰場。
2、沒有條件。帝辛總共十多萬軍隊,都在東夷,國內基本無兵。這一場在帝辛不知情的情況下突來的戰爭,帝辛在一個早上,去哪裡找人?去哪裡找軍官?去哪裡找武器?怎麼能組織那麼多軍隊?
3、有人說帝辛的軍隊前徒倒戈。一個早上,多少萬支戈從何而來?有人說紂師傍戟而立,一個早上,多少萬支戟從何而來?不要說戈、戟,一個早上砍70萬根順手的木棍,也是辦不到的。
二、有人說:商王紂倉忙出兵應戰,那些被迫從軍的奴隸,一到陣前,便倒戈起義,引導周軍攻入朝歌,商王紂見大勢己去,自焚身死,商亡。實際上奴隸兵倒戈不存在。
1、奴隸軍的說法完全是今人的猜想,缺少依據。前面已經說過,牧野戰場沒有帝辛的軍隊。奴隸軍當然不存在,所以,那些被迫從軍的奴隸,一到陣前,便倒戈起義的事,當然也不存在。更不存在武王的兵力比紂小得多的問題。
2、商紂王的軍隊雖然很多,但商軍是由奴隸和貧窮自由民組成的,他們對周人並無敵意,反而把周人看作自己的救星。這更值得商榷。武王對奴隸實行的是有亡荒閱政策,帝辛實行的是解放奴隸政策。帝辛的奴隸政策比周的奴隸政策要寬鬆得多。所以,許多奴隸都逃到殷國去。如果哪個奴隸幹得好,帝辛還讓他們當官。這些奴隸怎麼會對帝辛不滿,而把周看作自己的救星呢?逃周還逃不脫呢,怎麼會歡迎周對自已的拯救呢?
3、戰場上是有戰場紀律的。周武王在《牧誓》中就告訴他的軍隊,要幾步一整頓,如果誰不努力作戰我就殺死誰。更不要說倒戈。紂王的軍隊就沒有軍紀?誰想倒戈就倒戈?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戰場有戰場紀律,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便倒戈的。大規模的軍隊倒戈,事前沒有嚴密的組織,周到的行動安排,更是根本無法辦到的。
紂王的征東夷部隊同樣有奴隸和自由民,為什麼紂王不在跟前,他們作戰很努力,甚至殷亡之後他們也沒有投降周人。由紂王親自領導,又在自已的都城之下,反而易向。這可能嗎?從另一個方面說,難道武王就不怕殷軍是詐降?他就不怕被開到絕路上?如果事先不約定好,即便降兵以開武王, 武王也不會相信他們。事實是前徒倒戈以開武王了。說明武王瞭解這支倒戈的部隊,是事先聯繫好的。
三、前徒倒戈那並不是商人出了漢奸,而是俘虜兵調頭了。 「俘虜兵調頭」的問題前邊已說過。僅談商人是否出了漢奸。如果不是商人出了漢奸,那麼,膠鬲、微子與周人簽的兩份盟約是什麼性質?如果不是商人出了漢奸,為什麼帝辛得知武王來犯之前,就有人知道武王出兵了,並派膠鬲到鮪水候周師?如果不是商人出了漢奸,武王行軍千里,為什麼沒有一座烽火台報警?如果不是商人出了漢奸,為什麼武王的軍隊直接開到了殷都城下。如果不是內外勾結,殷軍 怎麼會前徒倒戈以開武王?如果不是內外勾結,為什麼太師疵少師疆一到周國,武王就遂 出兵?如果不是內外勾結,武王怎麼會知道,戰鬥一打響殷軍就會投降,而且要為他服務?所以他要求他的兵士「弗迓克奔,以役西土。」。
《多士》曰,王說:「我要說:『是你們無視法度,我們並沒有先進攻你們,是你們在自己的都邑,首先發難。』我考慮上天既己降下大禍給殷,所以也就不再治你們的罪了。」這句「我們並沒有先進攻你們,是你們在自己的都邑,首先發難。」的話,怎麼解釋?連姬旦都說殷國出了叛徒,出了漢奸,「在自己的都邑,首先發難。」我們有什麼理由否定呢?!周軍戰鬥力很弱。文王伐崇,崇軍其城,三旬不降。退而修教,復伐之。因壘而降。(《說苑》)《孟子》曰:周公「伐奄三年」 。武王也自知不是帝辛的對手。周軍連一個小小的崇國都不能一下子拿下來,伐奄要三年,如果沒有內應,他怎麼能用疲憊之兵,在一個早上,「兵不血刃」,不種而獲,拿下一個大商國呢?
牧野政變是一個歷史事實,很難否認。古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春秋》為賢者諱,為尊者諱,是無是非也。」(明莊元臣《叔苴子》)《春秋》為賢者諱,為尊者諱,對所謂「三聖」、「三仁」的卑劣行為諱,諱,諱!對帝辛是「天下之惡盡歸焉」。一個是惡盡諱,一個是惡盡歸。「是無是非也」。許多歷史真相被掩蓋了,搞混了,搞亂了,搞錯了。但紙包不住火。在大的問題上,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們通過對比甄別,終能辨出是非。把牧野政變變成常規戰爭武王伐紂或叫牧野之戰、牧野大戰,許多問題沒法解釋。還其本來面貌一場軍事政變,這些問題便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