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重慶號巡洋艦

ustave 2014-5-10 22:54

重慶號巡洋艦

重慶號巡洋艦曾是中華民國海軍最大的巡洋艦。在1953年引進蘇聯自豪級驅逐艦服役前,該艦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獲得最大的水面作戰艦隻。

[size=5][font=楷體][b]歷史[/b][/font][/size]
[color=red]在英國海軍服役[/color]
重慶號巡洋艦原是英國皇家海軍在1930年代建造的"曙光女神"號輕巡洋艦(HMS Aurora (12),音譯為「奧羅拉」,意譯為「曙光女神」即羅馬神話的神祇),是一艘阿雷瑟薩級(Arethusa class,也有譯為「林仙」級)條約型輕巡洋艦 (同型艦4艘)。該艦於1935年7月27日開工,1937年11月12日竣工。標準排水量5270噸,最高航速32節,武備主要裝有3座雙聯裝6英寸 (152毫米) 口徑主炮6門,4座雙聯裝4英寸 (102毫米) 口徑高射炮8門。當時總造價1,252,915英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
1年12月19日該艦曾在地中海的黎波里港外海觸雷受傷,後修復。
贈與中華民國
二戰結束後,1945年8月英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達成協議,為抵償在香港損失的代為保管之中國海關緝私船艦(英國政府曾徵用了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躲在香港的中國海關6艘船隻,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全部損失,民國政府遂向英國政府提出賠償要求)[1],1945年8月決定將該艦作為贈與中華民國政府的船艦。1946年11月9日國民政府派出的接艦官兵(領隊鄧兆祥)從上海出發,1946年12月13日抵達英國,展開訓練。1948年5月19日在朴次茅斯港舉行軍艦交接儀式[2],赴英國接艦領隊鄧兆祥擔任艦長。本艦在接收前曾由蔣中正親自從「金陵」、「大同」、「重慶」三名中圈選出艦名「重慶」以示慎重。

1948年5月26日「重慶」號與英國租借給中華民國的「靈甫」號驅逐艦 (原名為HMS Mendip) 從朴次茅斯港啟程,1948年7月28日抵達香港,停泊期間「重慶」號官兵放假上岸發生了20餘名水兵逃亡未歸的事件。1948年8月「重慶」號回國,當時是中華民國海軍最大的戰艦。在國共內戰中曾到葫蘆島附近海面支援為援救錦州的作戰,用艦炮轟擊在塔山的解放軍阻擊陣地。
[color=red]投奔解放軍[/color]

1949年2月25日時,「重慶」艦上的部分官兵形成的秘密組織發動起義,該艦船長鄧兆祥率領574名官兵在上海吳淞口易幟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向北駛向解放軍控制的山東煙台。2月26日晨到達煙台。由於艦長等高級軍官被帶離,出於恐懼國民政府派出飛機轟炸重慶艦上官兵一度發生秩序混亂。後在該年3月4日駛往葫蘆島,並遭受被國民政府調動由青島起飛的轟炸機多日連續轟炸,有多處被命中,艉部受損,於該年3月20日1時,自沉於葫蘆島港內。
[attach]82916[/attach]
[attach]82917[/attach]
[attach]82918[/attach]
[attach]82919[/attach]
[attach]82920[/attach]
[attach]82921[/attach]
[attach]82922[/attach]
[attach]82923[/attach]
[attach]82924[/attach]
[attach]82925[/attach]
[attach]82926[/attach]
[attach]82927[/attach]
[attach]82928[/attach]
艦種
輕巡洋艦

艦級
林仙級 (四號艦)

製造廠
英國朴茨茅斯造船廠 (Portsmouth Dockyard)

動工
1935年7月27日

下水
1936年8月20日

服役
1937年11月12日 (英國海軍)
1948年5月19日 (中華民國海軍)

結局
1949年3月20日自沉




標準排水量
5,270噸

滿載排水量
6,665噸

全長
全長:154米

全寬
15.5米

吃水
4.2米

動力
4座「帕森斯」蒸汽渦輪引擎 (4軸)
燃油水管鍋爐4座

功率
64,000匹

最高速度
32節(59公里每小時)

續航距離
12,000浬(10節)

乘員
500人

裝備
3座雙聯裝6英寸/50倍徑主炮6門
4座雙聯裝4英寸/50倍徑高射砲8門
兩座4聯裝40毫米口徑高射炮
兩座三聯裝533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

裝甲
舷側(水線帶):57毫米
彈藥庫:25-75毫米
主炮塔:25毫米
甲板:25毫米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慶號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