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風水分歧

風水分歧

研究中國堪輿學術,清朝以前,分為兩大派系,就是儒家一派,術家一派。李默齋在闢徑集中,雜著十段,論理法這一段說:「地理有理有法,理生乎法,法生乎理。儒者持理,術者任法,往往相軋而不相下,惟彼至人,合而求之,以臻其極,斯為萬世宗旨也。」


李默齋先生認為,祗有高人才能夠把理與法融匯,而達到最高境。清朝丁芮樸著風水袪惑,指出:「風水之術,大抵不出形勢與方位兩家,言形勢者,今謂之巒頭,言方位者,今謂之理氣。唐宋時人,各有宗派授受,自立門戶,不相通用。」明朝初年,浙江義烏縣王褘,著青巖叢錄,其中指出:「後世言地理之術者,分為二宗,一日宗廟之法,始於閩中,其源甚遠,至宋,王伋乃大行。其說主於星卦,陽山陽向,陰山陰向,不相乖錯,純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剋之理,其術閩間傳之,而今用之者甚鮮。一曰江西之法,肇於贛人楊筠松,曾文辿及賴大有,謝子逸輩,尤精其學。其為說主於形勢,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專注龍穴沙水之相配,其他拘忌,在所不論,其學盛行於今,大江南北無不遵之。」由此可見,從前研究堪輿學術的人,多數是門戶對立,壁壘分明,不相統屬的。

TOP

發新話題